文档详情

蔬菜废弃物制作栽培基质技术规程.pdf

发布:2023-11-09约2.81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蔬菜废弃物制作栽培基质 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蔬菜废弃物制作栽培基质的程序,规定了蔬菜废弃物发酵场地选择、原料选择及设备、 发酵工艺、栽培基质质量要求、制作栽培基质、包装等阶段的操作指示,以及上述阶段之间的转换条件, 描述了蔬菜废弃物腐熟发酵及复配制作栽培基质的追溯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蔬菜废弃物制作栽培基质时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T 4455 农业用聚乙烯吹塑棚膜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1234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 14554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20287 农用微生物菌剂 LY/T 1970 绿化用有机基质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蔬菜废弃物 在蔬菜生产、收获、销售和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茎秆叶等废弃产品。 3.2  栽培基质 以蔬菜废弃物添加农作物秸秆、牛羊粪、自然或人工生产的固体物质为主要原料,形成具有固定植 物根系、保水保肥、透气良好、理化性状稳定、质地较轻、适合植物生长的复合物质。 3.3  堆制发酵 将混合废弃物集中堆放,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为相对稳定的腐殖质物质的过程。 1 4 场地选择 发酵场地可在露地、塑料大棚或温室等设施内进行,选择远离生活区、地势平坦、开阔、光照充足、 背风、交通方便、通风良好、易于设备工作的硬化地块。 5 原料选择 5.1 发酵原料 蔬菜废弃物。 5.2 发酵辅料 农作物秸秆,牛羊粪,生物发酵菌剂,尿素。 5.3 仪器设备 粉碎机、装载机、翻堆机、温度计(量程为0 ℃~100 ℃)。 6 发酵工艺 6.1 发酵工艺流程图 蔬菜废弃物发酵工艺流程图如图所示 图 蔬菜废弃物发酵工艺流程图 6.2 原料预处理 选择晴朗无风天气,清理发酵场地,使用湿料粉碎机粉碎蔬菜废弃物,废弃物茎秆长度控制在1.0 cm~5.0cm;用干料粉碎机粉碎作物秸秆,茎秆长度控制在0.5cm~2.0 cm。 6.3 添加物料菌剂 2 每1000 kg蔬菜废弃物原料中均匀加入作物秸秆500. kg、牛羊粪100 kg、尿素1.2 kg和微生物秸秆腐 熟菌剂1kg,充分翻混均匀,调节发酵堆体含水量至60%m~65%m,发酵菌剂指标应符合GB 20287的要求, 水质符合GB 5084的规定。 6.4 建堆 使用设备将混配好的蔬菜废弃物堆制成底宽2.00 m~3.00 m、顶宽1.00m~2.00 m、高1.00m~1.20 m、长度不限的台形堆。 6.5 覆膜 露天发酵时堆体表面覆盖一层普通棚膜(符合 GB 4455规定),四周固定防风,侧面每平方米预留直 径0.80cm~1.00cm的通风口16 个~20 个。如在设施中进行,无需覆膜。 6.6 温度监测 将温度计插入堆体顶端深30.00cm~50.00cm处,监测并记录温度。 6.7 翻堆 当测量温度达到60℃~70℃并维持48 h后,使用翻堆机进行第1次翻堆,翻堆时要将堆体表面与中 心部分翻混均匀,以后每7d 翻混1次,保证基质原料均匀腐熟。每次翻堆后要及时覆盖棚膜,操作按 6.4进行。 6.8 发酵结束 当堆体温度接近环境温度(温差±2 ℃)、堆料变成褐色或黑褐色、用手握之柔软有弹性,有轻微 泥香或草香时发酵完成;腐熟后堆体比刚堆时塌陷 1/3或 1/2。在5月~9月高温季节,蔬菜废弃物腐熟 一般需25d~32d;在10月~4月低温季节,腐熟一般需45d~52d。 6.9环境控制 噪声标准应符合GB 12348的规定;空气总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允许浓度应 符合GB 3095的规定;恶臭污染物允许浓度应符合GB 14554的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