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十一章练习题.doc

发布:2017-01-17约1.62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十一章练习题 单项选择题 党的十七大通过的党章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写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其原因在于社会和谐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 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 解决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途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或主要动力是/关键在/重要保证是) 以人为本 党 改革开放 民主法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是(或重要条件是/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是) 科学发展 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工人阶级 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我们要加快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点是 收入分配 社会保障 改善民生 医疗卫生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是 社会保险 社会保障 社会福利 社会救助 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任务是 促进就业 发展教育 完善医保 完善社会管理 多项选择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带领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必然选择,其现实依据在于 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 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诚信友爱、充满活力 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涉及面广,内涵丰富,基本要求是积极解决好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主要是 发展教育、扩大就业 深化收入分配改革 建立保障体系和医疗卫生制度 完善社会管理 教育是民族振兴大计,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为此要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 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发展 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 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条件,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为此必须 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 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 推进就业体制改革创新 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为此要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加大个人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 为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必须 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 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展社会救助与慈善 把解决住房问题放在重要位置 发挥商业保险补充作用,充实社会保障基金 简答题 为什么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P274-P27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是什么?(P276)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P284) 论述题 如何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P284-P285) 如何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P285-P286) 如何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P286-P287) 如何解决当前住房问题?(P288) 如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1.A 2.A(或C/B/D) 3.A(或B/D) 4.C 5.B 6.D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ABC 3.ABCD 4.ABCD 5.ABCD 6.ABCD 7.ABCD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