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六如何挖掘隐含信息准确实现图文转换名师讲义.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专题六 如何挖掘隐含信息,准确实现图文转换
●考情略语
“图文转换”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题型。它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提供的信息,认读相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并能够用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这类题在2012年和2013年大量出现,预计2014年仍是语言类试题的重头戏。经过一轮复习后,二轮复习就要紧抓隐含信息这一关键,真正实现语言信息的准确转换。
●回顾·反思·对策
【真题1】(2013·高考全国新课标卷Ⅰ)下面是我国颁布的“中国环境标志”,请写出该标志中除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70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是图文转换题。首先要注意要求:除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还要认真观察图片:中间有山、水、太阳,外围是十环,体会它的象征意义。
【答案】 (示例)该图标由中心的太阳、山、水及周围的十个环组成图标的中心部分表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外围的十个环紧密结合,环环紧扣,其寓意为全民携起手来,共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真题2】(2013·高考重庆卷)阅读下面的漫画,按要求答题。
(1)给漫画拟出标题。要求:切合漫画含意,不得用“无题”作标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一句话说明漫画给你的启示。要求:与标题有内在联系,不超过15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拟写标题和理解漫画寓意的能力。做这类题,首先要读懂画面,然后揣摩画面中蕴含的意义。理解这幅漫画的关键是小猫投在墙上的影子和伞后隐藏的影子。小猫的影子很像伞的影子,但伞的真正影子却在其背后。本题开放性较强,只要标题、画面、启示间有内在联系,且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 (1)真相·假象(2)不要被假象迷惑,真相常躲在背后。
【真题3】(2013·高考广东卷)阅读下面的问卷调查统计表,回答后面的问题。
志愿者对其志愿行为意义的认识(多项选择)
年龄段
选项 18-25岁 26-40岁 对职业履历有帮助,尤其是体现在个人简历上
对职业发展有益,因为在志愿服务中获得了某些技能
对职业发展有益,因为志愿服务让自身才干得以充分发挥
对职业发展有益,因为在志愿服务中拓展了社会关系 82%
72%
74%
35% 69%
23%
65%
61% 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两个年龄段的人对其志愿行为意义认识的同与异。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读表能力和表文转换的能力。解题时要仔细观察两个年龄段的人在各项指标中的百分比变化,从相同点和不同点两个方面加以对比分析,得出结论。
【答案】 ①同:大多数人都认为志愿行为对职业履历有帮助,尤其是体现在个人简历上;在志愿行为对职业发展有益问题上,大多数人都认为志愿服务能让自身才干得以充分发挥。②异:在志愿行为对职业发展有益问题上,18至25岁年龄段中更多的人觉得在志愿服务中获得了某些技能,而26至40岁年龄段中更多的人认为在志愿服务中拓展了社会关系。
〇温馨提示
图文转换包括图表与文字转换、徽标与文字转换、漫画与文字转换、图片与文字转换四类。图表主要包括坐标曲线图、饼状图、柱状图和表格;图标包括徽记、标志;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或幽默性的绘画。由于图不同,所以生成文字内容要求也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