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第四节、海陆变迁.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 —— 第二章 第四节 海陆变迁 喜马拉雅地区的发现 喜马拉雅地区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这是什么变化? 荷兰的国土面积在过去的百年中不断扩大 荷兰的围海造陆工程 1、读下图:从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大西洋两岸可以拼合 活动:搜寻证据 证据1——动物的相似性 异想天开小华突发奇想:要是南极洲能漂移到温带或热带的海洋中来就好了,那么,人类将有新的居住地,南极丰富的资源也可以得到开发利用……小亮非常不认同: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对人类将是一场灾难……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看法! 南极洲如果真的漂移到温带或热带的海洋中来,将是祸福参半。人类将失去最后一片净土,企鹅等海洋生物将无法生存;冰雪彻底融化,海平面上升,全球很多的沿海城市、平原、海洋中的岛屿将不复存在 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地表产生的现象 1.红海面积将会? 2.地中海面积将会? 3.阿尔卑斯山是如何形成的? 4.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在? 5. 为什么英国地震很少? 6.为什么日本地震很频繁? 请你对图中红海的命运作出预测? 思考:喜马拉雅山是由哪两个板块挤压形成的? 四、学习任务(四)、火山与地震 地震(earthquake):简单地说,就是指地壳岩层在运动的过程中,引起地面的震动现象。 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下列现象: 红海面积会随着板块张裂运动变的越来越大 请你对图中地中海的命运作出预测? 地中海面积会越来越小,并最终消失 阿尔卑斯山是由哪两个板块挤压形成的? 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 请你结合世界地形图和板块示意图,分析世界上最长的安第斯山脉的形成原因? 地震的震级:震级是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等级。地震释放出的能量越大,震级越高。我国使用国际通用的“里氏震级”标准。 3级 5级 0 7级 无感地震 有感地震 破坏性地震 强震 大地震 * *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地理小故事 你知道沧海桑田这个成语吗? 沧海桑田——可简称为沧桑,出自我国古书《神仙传 麻姑》。传说古代有个叫麻姑的仙女,自称曾经三次看到东海变成桑田。后人以这种海陆的变更来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其实,沧海桑田的原意就是指海陆变迁。可见,海陆的变迁早在古代就已经被人们所觉察和认识。 桑梓镇中心学校 侯祥亮 荷 兰 海底世界 喜马拉雅山脉 一、学习任务一:地表形态变化 由海洋变成了陆地 有人发现台湾海峡海底有森林遗迹和古河道,你又能推断出一个什么变化? 由陆地变成海洋 荷兰的填海造陆工程 引起海陆变迁的原因: 地壳的变动 海平面的升降 人类活动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二、学习任务(二):大陆漂移假说 为什么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如此吻合? 2、大陆漂移假说的提出 魏格纳 1910年的一天,年仅30岁的魏格纳躺在病床上,目光正好落在墙上的一幅世界地图上。“奇怪!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凹凸,为什么竟如此吻合?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以前会不会是连在一起的?只是后来因为受到某种力的作用才破裂分离。大陆会不会是漂移的?” 如果你是魏格纳,你会从哪些方面进行了 严密的论证呢? 大陆拼合图 我不会飞,为什么南美洲和非洲都有我的存在呢? 我只能生活在热带浅海,为什么南美洲和非洲都有我的存在呢? 证据2——古老地层的相似性 这好比撕碎了的一张报纸,拼合以后的印刷文字和行列也一一对应。 3、有关猜想的内容 看图,大陆是如何漂移的?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变化趋势又是怎样呢? 大西洋的扩张 太平洋的收缩 2亿年前,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周围是一片汪洋 6500万年前原始大陆分裂成几块,缓慢的漂移分离 现在,形成了七大洲四大洋的基本轮廓 4、合作探究 1:地球表层由 6大板块组成 2:板块处在 不断的运动中 ⑶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板块运动 (运动方向不同) 使地表发生断裂 使地表隆起抬升 板块1 板块2 高山 板块碰撞挤压运动,地表所产生的现象 亚欧板块 非洲板块 印度洋板块 喜马拉雅山 裂谷和海洋 非洲板块 印度洋板块 唐山大地震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56秒,我国河北省唐山市发生了一次7.8级强烈地震。死亡的人员有24.24万,受伤人员有83万。 1923年9月1日,日本东京发生8.3级地震,至少14万人死亡。 东京大地震 你能用板块理论解释四川地震吗 学以致用 印度洋海啸 马来西亚的槟榔屿遭受海啸 泰国旅游胜地海啸后满目疮夷 印度洋大地震发生于2004年12月26日。震中央位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以北的海底。香港天文台和美国全国地震情报中心测得强度分别为8.9和9.0。这是1900年以来强度第四的地震。有数十万人在地震引发的海啸中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