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西工大高频实验报告(模板)2.doc

发布:2017-10-16约7.82千字共1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 频 实 验 报 告 (电子版) 班级: 0803**** 班级: 0803**** 学号: 201030**** 学号: 201030**** 姓名: _________ 姓名: _______ 201 2 年 12 月 调幅发射系统实验 实验目的与内容: 图1表示为本次实验中的调幅发射系统结构图。通过实验了解与掌握调幅发射系统,了解与掌握LC三点式振荡器电路、三极管幅度调制电路、高频谐振功率放大电路。 图1 调幅发射系统结构图 实验原理: LC三点式振荡器电路: 在三点式振荡电路中,与晶体管发射极相连的应是两个同性质的电抗,另一个和晶体管基极和集电极相连的应是一个异性质的电抗。 上图是本实验的原理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它是一个电容串联型振荡电路,它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由5BG1组成的振荡电路,第二部分是由5BG2组成的放大电路。5D2是一个变容管,5K1是控制端,控制反馈系数的大小。V5-1为示波器测试点,接入扫频器观察波形。 三极管幅度调制电路: 调幅电路又称幅度调制电路,是指能使高频载波信号的幅度随调制信号的规律而变化的电路。调幅电路有多种形式,根据调制信号接入调制调制器电路位置的不同,调幅电路可以划分为:(1)基极调幅电路(2)集电极调幅电路(3)发射极调幅电路。 3、高频谐振功率放大电路: 高频谐振功率放大电路一般多用于发射机的末级电路,是发射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分为甲类谐振功率放大器、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等几种常用类型。 下图为高频谐振功率放大电路的原理图 调幅发射系统: 实验步骤: LC三点式振荡器电路: 使用电压表的电压档来间接测得静态电压,使电压稳定在3V左右。 测数据并记录: 三极管幅度调制电路: 首先调静态工作点;将7K1打开高频信号源输入端并接入30MHZ 100mVpp ,用示波器测试V7-2, 调节7C10直至使示波器波形最大且不失真;将7K1接30MHZ 100mVpp的正弦波,7K2接1KHZ的调制信号。 测数据并记录: 高频谐振功率放大电路: 将电流表打到200mA档串入电路,信源输入处输入30MHZ 400mVpp单载波,打开电路级电源,此时电流表的电流为4.92mA。将示波器接V6-3,信号源输入调为300mVpp,然后100mVpp往上加,观察电流表的变化,当电流表为10mA左右时,停止操作,记录此时的峰峰值,然后调节6CB70,使示波器中的波形输出最大且不失真。 调幅发射系统: 将三个挑好的模块级联调节6K1的多掷开关,使输出阻抗达到最佳匹配,并得出相关实验现象。 测试指标与测试波形: LC三点式振荡器电路: 振荡器反馈系数kfu对振荡器幅值U L的影响关系: 表1-1: 测试条件:V1 = +12V、 Ic1 ≈ 3mA、 f0 ≈ 28MHz kfu = 0.1—0.5 名称 单位 1 2 3 4 5 kfu 5C6/(CN+5C6) 1 0.76 0.58 0.40 0.20 U L V P-P 1.01 0.952 0.9520.9520.952 0.856 0.592 0.304 振荡器的反馈系数kfu--U L特性结论: 振荡器幅值 UL 随振荡器的反馈系数kfu增大而增大,且随kfu 的增大,U L的变化率减小。 振荡管工作电流和振荡幅度的关系: Ic–UL 表1-2: 测试条件:V1 =12V、 kfu ≈ 0.4、 fo ≈ 28MHz、 Ic1 = 0.5 — 6 mA 数据值 项 目 5BG1电流 Ic (mA) 0.5 1 2 3 4 5 UL V P-P 0.18 0.38 0.70 1.02 1.28 1.30 fo MHz 26.04 26.02 25.93 26.04 25.93 26.01 振荡器的Ic–UL特性结论: 振荡管幅度在一定范围内随振荡管工作电流增加而变大 ,超出该范围后振荡管的幅度随工 作电流的增大而下降,而频率fo则一直在振荡频率左右浮动。 LC三点式振荡输出波形: 测试条件:V1 =12V、 kfu ≈ 0.4、 fo ≈ 28MHz、 Ic1 = 3mA 三极管幅度调制电路(基极): IC值变化对调制系数m的影响关系:“IC -- m” 表1-3 测试条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