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
内容 教材第3~4页例1和例2 时间
分配 讲授 练习 20分 20分 教学
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教学
目标 1.通过画、剪、观察、想象、分类、找对称轴等系列活动,使学生正确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及特征;?? 2.掌握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情况,能正确地找出其对称轴?? 3.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
准备 幻灯片、课件。 教
学
流
程 一、引入:
(1)用幻灯片出示教材第2页的图案。
师:欣赏这些美丽的图案,你有什么感想(学生相互交流)
(2)用幻灯片出示教材第3页例1上的图案。
师:观察这些图案,你发现了什么?
(3)学生相互交流? ? 你们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 (4)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5)通过例题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例题1:?? 同学们用尺子,量一量,数一数题中每个轴对称图形左右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交流 师:“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或者作对称图形。 二、课内练习。?? 1.判断下面各图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请指出它们的对称轴。?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
学
流
程
三、教学画对称图形。例题2:(1)引导学生思考: A、怎样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B、每条线段都应该画多长?(2)?在研究的基础上,让学生用铅笔试画。(3)?通过课件演示画的全过程,帮助学生纠正不足。?四、练习:
1、课内练习一 -----第1、2题。
(1)??? 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美丽的图案。
(2)动手折一折、剪一剪。然后在小组中展示自己的作品。
2、课外作业:
板
书
设
计
轴 对 称
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后,两边的图形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画法:先找对称点,再把对称点连接起来。
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
内容 教材第5~5页例3和例题4。 时间
分配 讲授 练习 20分 20分 教学
理念 数学课堂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学生的数学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联系生活情境,引导参与,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能行,强调学生身临其境去进行全方位的体验,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意识。 教学
目标 1、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并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两种变换。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
准备 幻灯片、课件。 教
学
流
程 一、创设情境
(1)教师用课件演示:钟表的转动;风车的转动;滑滑梯;小火车的直行。
观察课件的演示,你看到了什么?
组织学生观察演示,在小组中相互交流看到的现象。
你能根据他们不同的运动变化分分类吗? 像滑滑梯、小朋友推车、小火车的直行、这些物体都是沿着直线移动这样的现象叫做平移(板书:平移)。 钟表的转动;风车的转动这些物体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移动这样的现象,我们把他叫做旋转(板书:旋转)。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旋转”。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生活中的平移。 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平移就是物体沿着直线移动。 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平移现象?先说给你同组的小朋友听听!再请学生回答。 说得真棒,瞧,我们见过的电梯,它的上升、下降,都是沿着一条直线移动就是平移。 你们想亲身体验一下平移吗?? ? 全体起立,我们一起来,向左平移2步,向右平移2步。我们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可多了,能用你桌上的物体做平移运动吗? 2、生活中的旋转: 你们真是聪明的孩子,不仅认识了平移的现象还学会了平移的方法。刚才我们还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第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