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四章免疫系统ppt.ppt

发布:2016-06-27约字共6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B CD4或CD8 CD4或CD8是MHC分子的受体,在T细胞识别抗原表位的同时, CD4或CD8识别MHC II或MHC I类分子,是T细胞活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表面分子。 结构: T细胞亚群:CD4+和CD8+ CD4+: TH细胞(T helper cell)和TD细胞(T delayed type hypersensitivity)。 TH1 分泌IL-2、IFN-γ、TNF-β。 TH2分泌IL-4、IL-5、IL-10、IL-13。 TH0分泌上述两种细胞的细胞因子。 CD8+ TS细胞(T supperessor cell)和TC细胞(T cytotoxic cell)。 (3)CD3 CD3是T细胞识别抗原表位过程中的信号传导分子(signal transduction molecule) 结构: (3)CD2 CD2是红细胞受体。 结构: (二)、B细胞 B细胞源于骨髓的多能干细胞,在骨髓中分化为前B细胞,在骨髓(哺乳动物)或进入法氏囊(禽类)发育成为成熟的B细胞,故称骨髓依赖性淋巴细胞(bone marrow dependent lymphocyte) 或囊依赖性淋巴细胞(burse dependent lymphocyte),又称B淋巴细胞,简称B细胞。 B细胞分布在外周淋巴器官的非胸腺依赖区栖居和增殖。 受抗原刺激后,活化增殖和分化,最终成为浆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其中一部分成为记忆性B细胞。B细胞的主要功能是产生抗体负责体液免疫,但对T细胞的功能也有重要作用,特别在识别时,能将处理的抗原递呈给T细胞,并提供协同刺激因子使T细胞充分活化。 B细胞的膜表面分子 (1)B细胞抗原受体(B cell antigen receptor,BCR) BCR是B细胞表面特异性识别抗原表位的分子结构,又称为膜表面免疫球蛋白(SmIg) 结构 (2)B细胞信号传导分子 承担B细胞识别抗原后信号传导的分子为Igα(CD79a)和Igβ(CD79b)。 B B (3)其他表面分子 信号传导受体:CD45 细胞因子受体:CD25(IL-2)、CD118(IFN)、CD120(TNF) 抗体受体:Fc受体(FcR I、FcR II、FcR III), FcμR(IgM受体) FcεR I (IgE受体) 、 FcεR II(CD23) 补体受体:CR1(CD35)、CR2(CD21) PHA、ConA、美洲商陆 美洲商陆、LPS 丝裂原 细胞因子 免疫球蛋白 分泌产物 效应T细胞、记忆T细胞 浆细胞、记忆B细胞 效应子代细胞 容易 困难 耐受诱导 经处理结合到MHC分子的抗原 游离外来抗原 抗原识别 CD2、CD3、CD4或CD8 免疫球蛋白 重要表面抗原 TCR,需CD3、CD4和CD8协助 BCR 抗原受体 有 无 循 环 淋巴结副皮质区、脾淋巴鞘 淋巴结皮质区、脾白髓淋巴小结和生发中心 分 布 胸腺 骨髓、法氏囊、PP 发育部位 T细胞 B细胞 特性 二、K细胞和NK细胞 K细胞和NK细胞直接源于骨髓,分化过程不依赖于胸腺和囊类器官。在形态上与B、T细胞难以区别。 (一)杀伤细胞(killer cell, K cell) 细胞表面具有IgG的Fc受体( Fc γR),K细胞以FcγR与结合在靶细胞上抗体的Fc 相结合,从而杀伤靶细胞。 存在于腹腔渗出液、血液和脾脏,淋巴结中很少。 作用机制 靶细胞 特异性抗体 活化 释放细胞因子 裂解靶细胞 抗体依赖性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 ADCC) K细胞 Fc -Fc γR (二)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 NK cell) 一群既不依赖抗体,也不需要抗原刺激和致敏就能杀伤靶细胞的淋巴细胞。也具有ADCC作用。 * * 第四章 免疫系统 免疫系统组成包括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免疫分子 骨髓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