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前农村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对策.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浅谈当前农村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绍兴县秋瑾中学 许良英
摘要: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农村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由于农村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复杂性,当前农村数学课堂教学在课程改革下的现状仍存在一些与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不相符的地方,我们要及时的认清,并找到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 数学 课改 现状 对策
近几年,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已初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农村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新课程理念已经被绝大部分数学教师所认同、接受,并已经在课堂教学中倡导实施. 但是由于农村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复杂性,尽管理念的“种子”是种下了,可是如何用好的方法让它“开花结果”却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做为一名农村教育工作者,我觉得认清当前农村数学课堂教学在课程改革下出现的一些与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不相符的现状,并且进行反思,采取一定对策,才能让新课改扎根于课堂,真正落到实处且能有效提高教育质量.
一、课堂要体现学科本质
问题:热热闹闹的课堂究竟能学到多少知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导致有的农村教育工作者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实现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创设了各种各样的活动,促使了学生个个参与. 譬如:有的数学老师经常是简单地把同桌的学生或前后学生分成小组,很少关注小组成员的搭配问题,给学生布置任务后,让学生自由讨论,也有学生闲聊代替讨论,整节课,热热闹闹,学生兴高采烈.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难以指导到位,难以监控到位,接下来小组代表发言交流结果,此时变成了优等生与教师的对话交流,优等生的“一言堂”包办了小组内的其它成员的交流与合作,存在小组成员没有全体参与的情况。这样的活动背后,知识学到了吗?目标达到了吗?这里在课堂教学中虽然分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表面上学生主动积极、热闹,其实大多数是“合作交流”的一种假象,学生没有真正的深入研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参与讨论,这种“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不利于勤于思考习惯的养成,还易挫伤学困生的积极性,教学目标难于达成,费时多,成效少,是典型的形式主义. 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误区:一是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化,次数多,效益低;二是组织不力,如小组长作用的发挥、小组内成员的分工、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要求不甚明确等都直接影响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三是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没有真正养成.
对策:
首先对学生明明可以独立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的就没有必要再搞小组合作学习,既浪费时间,又没有意义。要把握好小组合作的契机,如遇到一个人操作难以完成、解答“开放性”或“探索性”等情况时,学生就能恰到好处地进入合作学习的情境,使合作学习达到最佳状态.
其次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是个人的独立思考,只有在此基础上适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才能确保其顺利开展,并真正收到实效. 二是每次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一定要向学生明确地下达学习任务、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等;三是要充分发挥好小组长的组织、管理、协调等作用;四是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认真倾听、善于交流、密切协作等习惯;五是在合作交流时,要注意层次性,按照组内交流—--组间交流—--全班交流的层次来进行;六是要加强教师的引导和指导,要及时深入各小组了解合作学习的开展情况,当小组合作学习有困难时要及时加以引导和指导,以确保学习任务的完成.
二、媒体要讲求教学实效
问题:花哨的课件,真的能完全代替黑板吗?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农村的很多中学教室里都安装了多媒体设备,很多数学教师开始热衷于使用课件上课,不可否认他在很多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但多媒体教学只是辅助手段,如果把它当作非用不可的主要手段,就会变成只求形式。我们说物有所长,也有所短,课件固然有其它媒体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我们也应看到它不足的一面. 使用课件教学时,为了营造光影和谐,拉下窗帘,教室里常感到憋闷。教师们把准备好的课件一放,忙着点鼠标,仔细搜寻,生怕出错,按顺序“播放下去”,上出的课成了“流水课”,教师将学生的思维引到电脑的既定流程上来,变成了“教师+电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结果学生思维被抹杀,教师的体态行为、情感表达、现场板书设计等语言,情感交流很难派上用场,难免教学效果打了折扣.
对策:
首先,其它媒体的许多特色功能不容勿视. 如黑板上现场板书设计不仅能显示数学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和思维演变程序,还能让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回溯前面所学内容,它有着无法替代的示范作用. 教师们应各取所长,利用优势,根据数学教学内容选择适合教学的媒体作为辅助手段,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其次,合理利用优质教学资源——教学课件,不照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