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35∕T 1926-2020 辣木栽培技术规程.docx

发布:2025-04-02约3.48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020.20B39

DB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1926—2020

辣木栽培技术规程

RegulationforcultivationtechniquesofMoringaoleifera

2020-09-29发布2020-12-29实施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35/T1926—2020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园地选择 1

5建园 2

6定植 2

7田间管理 3

DB35/T1926—2020

II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福建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韦晓霞、叶新福、王小安、肖靖、周丹蓉、高敏霞、黄国成、林宗铿、黄梅兰。

DB35/T1926—2020

1

辣木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辣木(MoringaoleiferaLam.)栽培的园地选择、建园、定植、田间管理等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福建省的辣木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3328辣木种苗生产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辣木Moringatree

辣木属中可食用的多油辣木(MoringaoleiferaLam.)。

3.2

菜用栽培方式vegetablecultivatingmethod

以获取嫩梢为目的的辣木栽培方式。

3.3

叶用栽培方式leafcultivatingmethod

以获取成熟叶片为目的的辣木栽培方式。

3.4

地径grounddiameter

地表以上10cm处茎的直径。

4园地选择

4.1温度

以年均温在19℃以上,最冷月均温10℃以上,基本无霜为宜。

2

DB35/T1926—2020

4.2立地条件

选择远离污染源、交通方便、水源充足、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于1.5m的平地或丘陵山地,土层深厚、肥沃、pH5.0~7.0的壤土或者沙壤土。

4.3灌溉水源条件

按照GB5084的规定执行。

4.4空气环境质量

符合GB3095中规定的二级标准。

5建园

5.1种植小区

将全园分为若干小区。平地和缓坡地每个小区面积宜<3hm2,丘陵山地小区面积宜<2hm2;平地采用长方形小区,丘陵地采用近似带状的长方形或长边沿等高线的小区。

5.2道路系统

根据生产需要设置主干道、支路和机耕道等多级道路系统,宽度应满足机械行走要求。

5.3排溉系统

宜建蓄水池、滴灌等灌溉设施,蓄排结合,排水沟渠应保持通畅,雨季不积水。

5.4整地

平地修筑沟埂,缓坡地修筑等高梯田,山地修筑等高环山梯带,梯面宽2m~5m,向内倾斜8°~10°。新修梯田生土熟化可与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等相合,整地时表土与心土分开堆放,保留足够用于回填的表土,挖出的心土用于修筑梯田埂或填于环山行外缘。

5.5防护林

沿海台风区和风害较严重区域,20hm2以上的平地辣木园应设置防护林带。

6定植

6.1苗木

育苗按照NY/T3328的规定执行。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苗木,对地径大于1cm的苗木进行截干,保留干高30cm~50cm。

6.2栽植时间

以3月至6月为宜。

6.3栽植密度

菜用栽培方式采用株行距(0.8~1.0)m×1.5m,叶用栽培方式采用株行距(1.0~1.5)m×1.5m。

DB35/T1926—2020

3

6.4施底肥

采用腐熟有机肥。于起垄前将底肥施于地表并拌入种植土,每667m2施入1500kg~2000kg。

6.5起垄

畦高(畦面到沟底)>30cm。

6.6栽植方法

根据株行距确定定植位置,挖穴种植,将幼苗容器脱离后放在穴内,用细土填入根间并覆土,覆土深度不高于基质表层1cm。以苗木主干为中心,培土成直径30cm~40cm的盘状穴,定植后及时浇定根水。

6.7补植

辣木种苗定植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