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4+1926-2023林下香菇栽培技术规程.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020.01CCS
ICS
65.020.01
CCS
B 61
宁 夏 回 族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 64/T 1926—2023
林下香菇栽培技术规程
Code of practice for cultivition of oak mushroom under forest
2023
2023 - 08 -28 发布
2023 - 11 - 28 实施
宁夏回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厅
发 布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归口并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宁夏国有林场和林木种苗工作总站、宁夏林权服务与产业发展中心、宁夏万齐菌业发展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朱莉华、张全科、周珲、李北草、夏道芳、张巧仙、刘英、李东阳、万娟、万立辉、权循春、李国、张国庆、石彩华、丁婕、刘璇、王瑞宁、巩浩、吕永强。
林下香菇栽培技术规程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林下香菇栽培技术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接种室及发菌棚建设、栽培时间、栽培工艺流程、香菇菌种选择、栽培培养料备料、培养料配制、预湿拌料、培养料装袋灭菌接种、培菌管理、林下栽培、出菇管理、采收、病虫害防治、储藏、制干等。
本文件适用于宁夏区域内具备微喷补水条件的,郁闭度≥0.5,行间距≥1.2 m,坡度≤15°的乔木林下香菇栽培生产作业。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19170
香菇菌种
GB/Z
26587
香菇生产技术规范
GB/T
38581
香菇
NY/T
1061
香菇等级规格
NY/T
1742
食用菌菌种通用技术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3 术语和定义
GB/T 38581及GB/T 12728定义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香 菇 oak mushroom
学名 Lentinus edodes (Berk.)Pegler,隶属真菌界(Fungi)、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伞菌纲(Agaricomycetes)、伞菌目(Agaricales)、光茸菌科(Omphalotaceae)、香菇属(Lentinus) 的大型真菌。
[来源:GB/T 38581-2020,3.1,有修改]
菌 棒 artificial bed-log
特指代料栽培食用菌接种后长有菌丝的棒状菌体。也称菌筒、人造菇木。
[来源:GB/T 12728-2006,2.6.63]
4 产地环境
选择郁闭度≥0.5,行间距≥1.2 m,坡度≤15°,周边环境无污染的乔木林地。
接种室及发菌棚建设
搭建接种室
以搭建高度2 m~2.5 m,面积40 m2为宜。
注:接种室是在发菌棚内或发菌棚附近建造的洁净、密闭的塑料棚或空房间,专门用于菌棒接种。
建造发菌棚
适宜用粗杆直径3 cm~5 cm,细杆直径2 cm~2.5 cm的钢管作为发菌棚的弧形骨架,棚体覆盖单层塑料大棚膜,膜上覆盖一层保温被及遮阳网。发菌棚的长、宽、高尺寸依据林地外围空间环境设定。
注:发菌棚是就近在林地外围建造的温室大棚,专门用于菌棒发菌。
栽培时间
4月下旬开始,10月下旬结束为宜。
栽培工艺流程
林下香菇栽培工艺流程见图1,生产环节消毒方法参见附录A。
图 1 栽培工艺流程
图 1 栽培工艺流程
香菇菌种选择
选择产量高、品质好、出菇整齐、抗逆性强的优质菌种。符合GB 19170和NY/T 1742的要求。
栽培培养料备料
主料
一般阔叶树的木屑均可用于栽培香菇,以硬杂木木屑为宜,经粉碎后的木屑保持干燥无霉变。
辅料
主要为麦麸、白糖、石膏粉等。宜选大、中片,红皮、粗皮的麦麸,要求新鲜、洁净、无虫蛀、无霉变、未被雨淋、无结块、无杂质。
水
香菇拌料用水应符合GB 5749规定,其他栽培环节用水应符合GB 5084规定。
培养料配制、预湿拌料
培养料按质量配比
阔叶树木屑78%、麦麸20%、白糖1%、石膏粉1%,含水量58%~60%。
拌料场场地要求
地面应清洁干净。
预湿拌料
先把培养料过2目~3目筛,除去小木片、小枝条等尖锐物,将木屑堆置,加水拌匀预湿,堆焖3 d, 确保木屑被湿透软化,然后将其他辅料由木屑堆尖分次洒下,反复搅拌均匀,并补足水分,使其含水量达到58%~60%(用手紧握料,指缝间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