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AHSF 008—2023 魔芋林下生态栽培技术规程.pdf
ICS65.020.20
CCSB66
团体标准
T/AHSF008—2023
魔芋林下生态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ecologicalcultivationunderforestofamorphophalluskonjac
2023-12-26发布2023-12-26实施
安徽省林学会发布
T/AHSF008—2023
魔芋林下生态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魔芋(Amorphophalluskonjac)林下生态栽培的术语和定义、林地选择、
种植模式、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贮藏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范围内林下魔芋生态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
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NY/T393农药使用准则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郁闭度canopydensity
指森林中乔木树冠遮蔽地面的程度。
3.2
种芋seedtube
指用于繁殖魔芋的材料,包括大、中、小球茎,根状茎及试管球茎。
3.3
轮作croprotation
在同一块林地上有顺序地在季节间、年度间或经营周期间轮换种植不同作物或复种组合
的种植方式。
4林地选择
4.1林分种类与郁闭度
宜选择海拔300m以上的阔叶林地,郁闭度在0.5~0.7。
4.2林地环境
1
T/AHSF008—2023
土壤环境质量符合GB15618规定;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3095规定;灌溉水质符合GB
5084规定。
4.3林地土壤
林地坡度小于25°pH值6.0~7.0,土层深度大于30cm,土壤疏松、肥沃,排灌方便。
,
5种植模式
5.1轮作
选择近三年没有种植过魔芋的林地来种植魔芋,成熟采收后再轮作其他作物。
5.2间作
魔芋适宜与玉米、大豆等进行间作。
6栽培技术
6.1林地清理
清除林下石块、树蔸、灌木、杂草等。
6.2整地
——15°~25°,整成水平梯地,边坡保留生草带,做好水土保持措施。
——小于15°,全面翻耕栽种地块,深度30cm,将土块打碎整平,且做好水土保持措
施。
6.3土壤消毒
2
土壤翻耕后应进行土壤消毒,每667m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25%多菌灵可湿
性粉剂或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250g~300g,拌细土30kg,均匀撒施,也可沟施或穴施。
6.4施基肥
2
结合整地施入基肥,每667m施无害化农家肥或林下腐殖质2500kg,25%三元复合肥40
kg~50kg,禁用鸡粪和碳酸氢铵,用化学肥料应符合NY/T496准则。
6.5做畦、起垄
6.5.1平畦
坡度较大的林地,采用开沟平畦方式栽培,根据现有林木行距确定畦宽和魔芋株行距,
三角形配置栽植穴。
6.5.2起垄
缓坡林地,采用深沟高垄方式栽培,根据现有林木行距确定垄宽,垄高15cm~20cm,
每垄栽种2行~3行魔芋。
6.6种芋
6.6.1种芋选择
6.6.1.1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