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离骚》课件(实用完美版).ppt

发布:2018-02-21约6.06千字共3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答:(步骤一)①诗中刻画了邹明府清正廉洁的官员形象。 (步骤二)②通过刻画细节描写了主人公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债台高筑,只好卖剑偿还,满载而归的仅有一车诗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抵不住透骨寒风。客居边镇听号角报晓,深居简出,向往宁静生活等形象特点。 (步骤三)③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作者对其清廉品德的敬佩与赞美。 课后作业 积累重点实词“善”“察”“度”“修”。 * 陈晖制作 * 陈晖制作 神态、行动、语言、心理、处境 《送邹明府游灵武》是唐代诗人贾岛送一位邹姓卸任县官去灵武旅居时所作的送别诗。  翻译:你曾经就任西畿县县令,三年下来,马不生膘。为偿还高筑的债台,只好把佩剑卖了,任满还乡时,也仅仅是满载车书而归。现在冒着边关风雪远游朔方,衣衫单薄,难御寒风。此去就住在灵州的一个角落,每日早上可以听到报晓的号角,平时也没有什么客人来往。 贾岛,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贫寒,落发为僧,法名无本。曾居房山石峪口石村,遗有贾岛庵。19岁云游,识孟郊等,因和推敲韩愈。还俗后屡举进士不第。唐文宗时任长江(四川蓬溪县)主簿,故被称为“贾长江”。其诗精于雕琢,喜写荒凉、枯寂之境,多凄苦情味,自谓“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有《长江集》10卷,录诗370余首。另有小集3卷、《诗格》1卷传世。 名称   贾岛人称“诗囚”又被称为“诗奴”,一生不喜与常人往来,《唐才子传》称他“所交悉尘外之士”。他惟喜作诗苦吟,在字句上狠下工夫。贾岛写诗,以刻苦认真著称。这在他自己的诗句中也有所反映。如他在《送无可上人》诗“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句下就自注:“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二句三年得”自然是夸张说法,但他吟诗常常煞费苦心却真有其事。 “风、骚”泛指文学,原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它们分别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沁园春:雪》 《离骚》代表了“楚辞”的最高成就。它不仅是屈原的代表作,同时也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政治抒情诗。 “离”,通“罹”,“遭遇”之义;“骚”,“忧愁”义。“离骚”,即“遭遇忧愁”的意思。司马迁解释“离骚”为“离忧”;班固解释为“遭遇忧患”;王逸解释为“离别的愁思”;也有人解释为“牢骚”。现多采用班固的解释。 解题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到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楚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在楚怀王时期。因出身贵族,又“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曾任楚国的左徒和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连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国富民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和楚国腐朽的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他遭到小人诬陷,被楚怀王疏远,并两次遭放逐。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将白起攻破楚国的郢都,屈原悲愤不已,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他创立了“楚辞体”,代表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远游》、《卜居》、《渔夫》等许多不朽的作品。其作品洋溢着对楚地楚风的眷恋和报国为民的热情,文字华丽,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内涵深刻。 骚体诗源于战国时期楚国,由屈原创立,是一种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诗体。因其中屈原的《离骚》影响最大,后世称这种诗体为“骚体诗”或“楚辞体”,称这种诗体的诗歌为“骚体诗”,历代文士多有仿作。西汉刘向编辑的《楚辞》中收录了大量战国及西汉人的骚体诗作。 骚体诗在形式上打破了《诗经》以四言为主的体制,在民歌的基础上又继承了散文的笔法,句式长短参差,形式比较自由,多用“兮”字以助语势,富有抒情意味和浪漫色彩。 骚体诗与《诗经》相比有所不同。《诗经》以四字句为典型句式,句中节奏为“二二”;骚体诗的典型句式则有六字与五字两种(语气词“兮”除外),一般是每句诗两至四个节拍,随文切分,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兮”为语助词,它不仅加强了生活色彩,而且使诗歌的调子回荡顿挫,婉转动人,读时应拉长语气,体现出整个句子的似断实连,若连若断。 诵读课文,注意诵读节奏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太息:叹息 以:表修饰 掩涕:掩面拭泪 兮:楚地方言土语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