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进展创新.ppt

发布:2016-01-22约1.72万字共13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西 医结合治疗研究进展 福建省人民医院男科 张敏建 概论 定义 流行病学 分类 病因 诊断 治疗 思考的问题 中医药治疗 一、概论 一、概论 慢性前列腺炎(CP)/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PS)发病机理至今不甚明了。 症状多变,诊断和治疗方法不统一,虽长期治疗,但效果不佳,易合并不育和性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一、概论 历史回顾 1850-1920 发现时代 建立概念和认识病因(19世纪初) 前列腺液检查(1906) 治疗策略 1921-1955 启蒙时代 认识微生物学病因(1920s) 肯定前列腺液白细胞的重要性(1920s) 前列腺按摩是主要治疗方法(1940s前) 应用抗生素(1940s后) 一、概论 历史回顾 1956-1967 质疑时代 发现无菌性前列腺炎(1950s) 质疑前列腺液白细胞和细菌培养意义 1968-1994 停滞时代 研究相对停滞 一、概论 历史回顾 一、概论 1997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下属的国家糖尿病、消化及肾病研究院成立了CP协作研究网(CPCRN)。 取得成绩:CP的病因、CP多因素、多步骤的发病机制、新的临床分类系统、症状评分体系(NIH—CPSl)的建立、新的诊断标准及规范化临床评估、治疗新技术等方面。 二、定义 二、定义 近10余年来,研究发现前列腺炎并不是简单的一种疾病,而是一组临床症侯群,表现为尿频等尿路症状、会阴部等部位不适或疼痛,具有多种独特形式的综合征。因此,有的学者认为前列腺炎称为前列腺炎综合征(PS)较为确切。或称为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CPPS) 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 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 慢性盆底疼痛综合征 三、流行病学 三、流行病学 一般人群中CP的患病率如何?根据现有的资料还不能得出这一问题的答案。 人群选择、样本大小、引进的概念和调查方法不同,结果也不同。 发病与环境、季节、年龄、经济、文化、婚姻状况等众多因素有关。 三、流行病学 Mehik等(芬兰)流行病学(最北部两省)调查中发现: 患病率达14.2%;>世界上大部分地区。 63%患者冬季尤为严重;(季节) 离婚或单身患病率相对低;(性行为) 三、流行病学 Collins等(1998,美国):美国每年有200万门诊新CP病人就诊。 Ku(韩国):总患病率为16.5%,并发现: 年轻人发病率高 教育层次和收入与发病率呈负相关 日照时间长,发病率较低 三、流行病学 我国相关资料较少: 病理发生率(1995,夏同礼等):447例尸解发现我国成人发生率:24.3%。 新兵体检(李振奇等):总患病率为15.3%,其中城市新兵为25.4%,农村新兵为8.8%。前列腺炎的发病与接受性刺激及自慰行为无关,但与本人对自慰行为的态度以及有无性压抑、苦闷心理有关。 三、流行病学 从世界范围来看,CP的发病率差异较大。这除了人种、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抽样方式等因素以外,更重要的是诊断标准的不同。 因而在全球范围内统一、规范诊断标准,对于CP的研究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四、分类 四、分类 前列腺炎表现的症状与前列腺的解剖无明显的直接关系,而是表现盆腔周围的一些症状。 因此,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确立了新的分类。只有对前列腺炎进行准确的诊断,有目的的治疗,才能取得好的疗效。 四、分类 传统分类表 中段尿(VB2) EPS 类型 白细胞 培养 白细胞 培养 微生物 急性前列腺炎 ++ + ++ + 肠杆菌 慢性细菌前列腺炎 + + + + 肠杆菌 慢性非细菌前列腺炎 - - + - 前列腺痛 - - - - 四、分类 传统分类的主要问题在于: CT、UU、真菌等“非细菌”病原微生物感染也可能是引起CP发病的一个重要原因。 以疼痛及排尿异常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