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血液科罗琳创新.ppt

发布:2017-08-21约3.29千字共3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白血病分类 概述 CML,又称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是一种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骨髓增殖性疾病。 临床特点是:病程缓慢,脾大甚至巨脾,周围血出现不同分化阶段的粒细胞且数量显著增多,在白血病细胞中有Ph染色体和BCR/ABL基因重排。 一、慢性期临床表现 1.高代谢表现: 乏力,低热。 2.脾大甚至巨脾,1/2肝脏肿大。 3.部分患者胸骨下段压痛。 4.白细胞200G/L,出现白细胞淤滞症 。 二、加速期 不明原因发热、贫血、出血加重或骨痛; 脾脏进行性肿大; 三、急变期 为终末期,表现类似急性白血病; 预后极差,数月内死亡; 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CML(慢性期)诊断标准: 1)ph染色体阳性和/或bcr/abl融合基因阳性,并有以下任何一项者可诊断。 ①外周血白细胞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原始细胞(I+II型)10%。 ②骨髓粒系高度增生,以中性中幼、晚幼、杆状粒细胞增多为主,原始细胞(I+II型)10%。 2)Ph染色体阴性和bcr/abl阴性者,须有以下① ~ ④ 中的三项加第⑤项可诊断。 ①脾肿大。 ②外周血WBC持续增高30G/L 。 ③骨髓粒系增生极度活跃。 ④NAP积分降低。 ⑤能排除类白血病反应,CMML或其他类型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其它类型的骨髓增殖性疾病。 (二)、CML(加速期)诊断标准: (三)、CML(急变期)诊断标准: 鉴别诊断 1.其他原因引起的脾脏肿大。 2.类白血病反应。 3.骨髓纤维化。 治疗 一、方案 根治性治疗:Allo-SCT。 延长生存期治疗:Glivec; INF-α+Ara-C。 控制症状性治疗:单药或联合化疗。 二、治疗目标: 稳定血细胞水平 获得血液学缓解 获得细胞遗传学及分子学缓解 疗效标准 血液学 全血计数及白细胞分类正常,无髓外浸润; 细胞遗传学 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没有ph 阳性细胞 ;?? 主要细胞遗传学缓解:Ph+ 细胞0-35% ; 部分细胞遗传学缓解:Ph+ 细胞1-34%; 次要细胞遗传学缓解:Ph+ 细胞36-65%; 微小细胞遗传学缓解 : Ph+ 细胞66-95%; ? 分子学 完全分子学缓解:BCR-ABL的RT-PCR阴性; 主要分子学缓解:BCR-ABL的mRNA降低3个对数级; ?? 加速期治疗:1)Allo-SCT;2) IM;3)化疗; 急变期治疗:1)化疗;2)IM;3)Allo-SCT; 预后 中数生存期39~47月; 5年生存率25%~35%; 预后因素:1.预后风险评分;2.治疗方式;3.病程演变; 小结 1.CML是一种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疾病; 2.病情进展缓慢,临床表现不典型,常以脾大为首发表现; 3.发病机制与Ph染色体有关; 4.临床分3期:慢性期,加速期,急变期; 5.IM和Allo-SCT为首选治疗; 4、格列卫(Glivec, STI-571)。 STI 571(imatinib,Gleevec/Glivec,格列卫) STI 571(imatinib,Gleevec/Glivec,格列卫)是一种特异性的酪氨酶激酶抑制剂,该药的问世代表了最近几年来CML治疗领域的重大进展。STI 571为ATP竞争性抑制剂,通过竞争性与BCR/ABL蛋白上的ATP结合位点结合,阻断Ab1酪氨酸激酶及其下游分子的持续磷酸化,诱导CML细胞凋亡。STI-571除抑制P210 BCR/ABL蛋白同时抑制P190 BCR/ABL、 V-ABL、 C-ABL、C-Kit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该药于1998年进入I期临床试验,2001年5月被FDA批准在美国上市。到目前为止,全世界接受STI 571治疗的病例已超过60 000。 ??? 化学名:甲磺酸伊马替尼 治疗剂量:慢性期400㎎(4粒)/日;加速期600㎎(6粒)/日;急变期600-800㎎(6-8粒)/日 ; 不良反应:水肿、腹泻、恶心、皮疹、关节疼痛,血液学不良反应主要为血象下降; 疗效:治疗1年CHR96%,MCR85%,CCR69%,5年CCR87%; 缺点:价格昂贵,服药过程中可能发生耐药; 格列卫(Glivec) *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 CML)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血液科 罗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