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a蛋白与鼻咽癌.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鼻咽癌肿瘤标志物Rta-IgG
鼻咽癌肿瘤标志物Rta-IgG
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
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
谢小兵
谢小兵
245026207@
245026207@
解决六个问题
1. Rta是鼻咽癌特异性肿瘤标志物的科学依据?
2. 检测鼻咽癌灵敏度和特异性的临床证据?
3. Rta与其他EBV标志物联检的好处?
4. 为什么要做鼻咽癌筛查?
5. Rta抗体阳性怎么办?
6. Rta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
• 一、Rta是鼻咽癌特异性肿瘤标志物
基础研究的几件大事
• 20世纪70年代曾毅博士与法国巴斯德病毒研究院合
作,首创使用细胞免疫酶法检测血清EBV衣壳抗原
(CA,capsid antigen )抗体IgA,证明病毒活跃复
制,间接推断鼻咽癌。
• 1984年Baer在 《Nature》杂志发表了EBV基因组序
列,为阐明EBV和鼻咽癌发生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Zalani等(1996)首先发现EBV immediate early
gene (立早基因)BRLF1仅在上皮细胞中被激活表
达编码蛋白Rta;其后,Yoshizaki等(吉崎, 1999)
证明了编码蛋白Rta是诱导鼻咽癌上皮细胞分裂癌
变的元凶。为研究鼻咽癌标志物奠定了基础。
基础研究的几件大事
• 中国旅美科学家胡怀忠博士及其团队首先证明检测
血液中Rta抗体能特异性地检测出鼻咽癌(2000,
2001 )。
• 同昕“站在科学巨人的肩膀上”,将Rta的研究成果
在中国实现产业化,研制出独家专利产品Rta-IgG
抗体ELISA法检测试剂盒,2009年获得CFDA产品
注册证,成为首个被药监局批准在说明书上写明可
用于 “鼻咽癌辅助诊断及相应临床管理”的产品。
EB病毒感染
• 1964年Epstein\Achong\Barr在 《The Lancet》报告发现
于非洲的一种新的非常小的 γ疱疹病毒,命名为Epstein-
Barr Virus (EBV)。
• EBV的结构特征:极具粘附力的囊膜,极易合成的衣壳,
双链DNA基因组
• 唾液传染,全球95 %以上的成人携带此病毒,主要侵犯并
潜伏在B淋巴细胞内。一旦被激活,EBV基因组呈现两种
感染转归(Ganem, 2007; Rickinson and Kieff, 2007) :
– Productive Infection (病毒裂解复制): DNA extrachromosomal
genomes replicate to produce mature progeny viruses, leading
to the formation of benign warts.
– Non-Productive Infection (致癌因子表达): DNA integrates into
the host genome, it chronically expresses its oncogenic early
proteins, fails to replicate, and elicits cancers (Moody and
Laimins, 2010).
EB病毒基因谱:Rta 蛋白是进入裂解期的启动蛋白
Rta has the potential to activate EBV gene expression broadly during infection Feng Hu,J General Virol (2000) 81:2417–2423
HuAmon Farrell,Rev Med Virol (2005) 15:149-156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