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考古学与博物馆学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院.doc

发布:2019-08-29约4.47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学科门类:历史学(代码06) 一级学科:历史学(代码0601) 二级学科: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代码060102) PAGE PAGE 182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 (民族学系) 一、专业简介 本专业方向于1996年恢复招生。博物馆学形成于西方,是一门重要的实践性学科,有很强的应用性。注重调查实践,人文色彩浓厚,在社会科学中占有独特的地位。随着现代化和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博物馆学将更加关注文化遗产文化的保护和博物馆社会功能的完善。博物馆学对于传承人类文明、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培养目标 政治目标: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关心集体,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结合作精神和坚持真理的科学品质,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能够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专业学习要求:勤奋踏实、刻苦钻研,具备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良好的学术作风。熟悉并掌握博物馆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教学及其它相关工作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就业目标:培养从事博物馆学和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及其他工作的高素质人才,并为培养高质量、高水平的博物馆专家提供后备资源。 三、授予学位:历史学硕士 四、研究方向 博物馆管理 2. 遗产保护 3. 文物鉴定与保护 4. 原始艺术与岩画 五、学制与学分 标准学制为三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期间,应至少修满36学分,其中:必修课不少于25学分(公共必修课7学分、学位核心课程不少于18学分)、选修课不少于10学分、实践调查1学分。 六、培养方式 多数课程将采用研讨班形式进行教学,由主讲教师主持,学生在认真准备的基础上参与课堂教学过程。充分发挥研究生学习和科研的主动性、自觉性,要求研究生参加本专业的学术活动及导师的课题研究,在研究实践中提高从事专业研究的能力和水平。加强研究生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学生应认真阅读导师组制定的各研究方向的书目,按时完成读书报告、资料翻译、学术评论、学年论文等作业,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阅读范围,建构良好的专业基础。学生在选定的与毕业论文相关的实习地点进行调查实践,完成实习报告,学位论文必须有实习调查资料支持。 七、论文撰写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应以中央民族大学为作者单位,在国内外期刊上至少公开发表1篇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学位论文一般为3-5万字。 八、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 时 学 分 开课时间 备注 必 修 课 公共必修课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54 3 第1学期 第一外国语 144 4 第1、2学期 学位核心课程 博物馆学通论 54 3 第1学期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 54 3 第1学期 博古关管理学 54 3 第2学期 遗产保护 54 3 第1学期 文物学概论 54 3 第1学期 原始艺术史 54 3 第2学期 选 修 课 公共选修课 第二外国语 72 2 各专业开设专业选修课门数不限。 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自由选修,获取规定的学分 外语口语与听力 72 2 外语阅读与写作 72 2 专业选修课 人类学通论 36 2 第1学期 文化遗产保护法规 36 2 第2学期 博物馆与观众 36 2 第3学期 博物馆陈列与设计 36 2 第3学期 文化产业管理 36 2 第4学期 世界遗产概论 36 2 第1学期 中国民族文化概论 36 2 第2学期 艺术人类学 36 2 第2学期 旅游人类学 36 2 第3学期 中西文化交流史 36 2 第4学期 中国青铜器鉴定 36 2 第2学期 中国陶瓷鉴定 36 2 第2学期 中国书画鉴定 36 2 第3学期 中国玉器鉴定 36 2 第3学期 中国古钱币鉴定 36 2 第4学期 中国工艺美术史 36 2 第2学期 世界岩画 36 2 第2学期 中外造型艺术史 36 2 第3学期 中国少数民族造型艺术 36 2 第3学期 中国岩画 36 2 第4学期 其它必修环节 开题报告 第4学期 实践调查 1 补修课程 中国古代史 跨学科、同等学力考取者须修读至少2门以上本专业本科阶段核心课程,只计成绩,不计学分。 考古学通论 九、必读书目 序 号 书 名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日期 01 《八十年代的博物馆——世界趋势综览》 肯尼思·赫德森 紫禁城出版社 1986年 02 《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卷》 大百科全书编委会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0年 03 《中国博物馆志》 中国博物馆学会 华夏出版社 1995年 04 《博物馆的理论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