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武汉大学2022年学年第一学期文物与博物馆学《考古学通论》考试试卷(A卷)及参考答案.pdf

发布:2024-12-20约1.07万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

武汉大学2023-2023学年第1学期

《考古学通论》考试试卷〔A卷〕

考试范围:《考古学通论》;总分值: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院/系:专业:姓名:考号:

题号一二三总分

得分

留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评卷人得分

一、名词解释〔6选4,每题5分,共20分〕

1.赝品

2.汤山人

3.堆土墓和土墩墓

4.马家窑文化

5.模印拼嵌画像砖墓

6.蚁鼻钱

评卷人得分

二、简答题〔6选5,每题10分,共50分〕

1.简述山顶洞人

2.试述周礼。

3.简述西周青铜器铭文。

4.古代纺织品文物染色中的蓝色,红色,黄色,黑色,青绿色分别可通过哪些原料制成?

5.稳固字迹和加强纸张强度的化学药品,应当具备的性能。

6.北宋皇陵建制。

评卷人得分

三、论述题〔3选2,每题15分,共30分〕

1.博物馆信息化的工作内容。

2.自然科学测年〔断代〕法。

3.试论述广汉“三星堆文化”的意义与价值。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6选4,每题5分,共20分〕

1.赝品本义指工艺精湛的仿真品,价值和价格可以紧随被仿品,现在通常指工艺拙劣的仿

冒品。赝品是古董及书画市场的交易中以假乱真的行货。由于这些物品并非原创,是临

摹、仿制或复制的,而持有者、贩卖者却诓称是原作,所以把这些物品成为赝品。

2.汤山人是指1992年在南京市江宁县汤山镇觉察的远古人类,距今30~35万年。觉察有

头盖骨及牙齿等,同时出土的尚有哺乳动物化石。汤山人头盖骨顶部有一小块骨,称为“前

心点小骨”,为南京人特有。

3.堆土墓和土墩墓是始见于石器时代的两种墓葬形式,两者之间存在着承袭、演化关系。

①堆土墓是指没有墓坑,尸体放置在地上,然后再用土掩埋。由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河流纵

横、水网密布,地下水位浅,在石器时期中期就消灭了堆土墓。有些地区连续至两周时期,

形成显著的地域性葬俗特征。在河姆渡文化、屈家岭文化、崧泽文化、薛家岗文化、马家

浜文化中都有觉察;②土墩墓是指先在地面上堆筑高达的土堆,然后在其上挖造的墓穴。

此种形式的葬俗流行于长江中下游太湖地区的良渚文化。如早期的张陵山、赵陵山,中期

的瑶山、反山,尤以晚期的寺墩和福泉山最为典型。

4.马家窑文化是中国石器时代文化之一,1923年首先觉察于甘肃省临洮县的马家窑

村,故名。马家窑文化是仰韶文化向西进展的一种地方类型,消灭于距今五千七百多年的

石器时间晚期,历经了三千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