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02021年高中物理第一章动量守恒定律1动量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x

发布:2024-03-10约2.64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PAGE1-

动量

一、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下列关于动量及其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B )A.两物体的动量相等,动能也一定相等B.物体动能发生变化,动量也一定发生变化C.动量变化的方向一定与初、末状态动量的方向都不同D.动量变化的大小,不可能等于初、末状态动量大小之和

解析:A错:根据p= 2mE可知,动量相等,动能不一定相等。B对:动能发生变化,则

k

速度大小发生变化,所以动能变化,则动量一定变化。C错:当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动量变化的方向可以与初动量或者末动量的方向相同。D错:当初动量方向和末动量方向相反时,动量变化的大小等于初、末状态动量大小之和。

2.(2020·山东省济南市高二下学期期末)如图所示,一小孩把一质量为0.5kg的篮球由静止释放,释放后篮球的重心下降的高度为0.8m,反弹后篮球的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0.2m,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为g=10m/s2,则地面与篮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其动量

的改变量大小为(D)

A.0.5kg·m/s

C.2kg·m/s

B.1kg·m/s

D.3kg·m/s

2×10×0.8解析:篮球的重心下降高度0.8m的速度为v= 2gh=

2×10×0.8

1

m/s=4m/s,方向

向下

2×10×0.2反弹后篮球的重心上升高度0.2m的初速度为v= 2gh=

2×10×0.2

2

m/s=2m/s,方

向向上

规定竖直向下为正方向,Δp=mv-mv=0.5×(-2)kg·m/s-0.5×4kg·m/s=-3

2 1

kg·m/s。故D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42分)

3.(12分)(2021·北京市陈经纶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小明做“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的装置如图1所示,悬挂在O点的单摆由长为l的细线和直径为d的小球A组成,小球A与放置在光滑支撑杆上的直径相同的小球B发生对心碰撞,碰后小球A继续摆动,小球B做平抛运动。

小明用游标卡尺测小球A直径如图2所示,则d=14.50mm。又测得了小球A质量m,细

1

线长度l,碰撞前小球A拉起的角度α和碰撞后小球B做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x、竖直下落

高度h,为完成实验,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小球B质量m,碰后小球A摆动的最大角β。

2

d 1

解析:球的直径为

=14mm+ ×10mm=14.50mm;

20

1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mgl(1-cosα)=mv2可得碰撞前瞬间球A的速度,碰撞后仍可根

1 211

据机械能守恒定律计算小球A的速度,所以需要测出小球A碰后摆动的最大角β;小球B碰撞后做平抛运动,根据平抛运动规律可得小球B的速度,根据实验要求还需要测量小球B的

质量m。

2

4.(14分)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打点计时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光滑的长木板的一端,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在小车A的后面。让小车A运动,小车B静止。在两小车的碰撞端分别装上撞针和橡皮泥,如图1,碰撞时撞针插入橡皮泥把两小车粘合成一体。他在安装好实验装置后,先接通电源然后轻推小车A,使A获得一定的速度,电磁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已知电源频率为50Hz。

实验中打出的纸带如图2所示,并测得各计数点间距标在图上,则应选BC段计算A的碰前速度;应选DE段计算A和B碰后的共同速度(选填:“BC”“CD”或“DE”)。

已测得小车A的质量m=0.20kg,小车B的质量m=0.10kg,由以上测量结果可得:

1 2

碰前mv=0.21kg·m/s;碰后(m+m)v=0.20kg·m/s。(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1 1 2 2

由以上实验结果,可知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AB碰撞过程中质量m与速度v的乘积之和不变。

解析:(1)A与B碰后粘在一起,速度减小,相等时间内的间隔减小,可知通过BC段来计

算A的碰前速度,通过DE段计算A和B碰后的共同速度。

BC

(2)A碰前的速度:v=

1 t

0.105

=0.1

m/s=1.05m/s

碰后共同速度:v=

DE 0.068

= m/s=0.68m/s

2 t 0.1

碰前:mv=0.2×1.05kg·m/s=0.21kg·m/s

11

碰后:(m+m)v=0.3×0.68kg·m/s≈0.20kg·m/s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