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体系基本原理和术语.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员工教育训练教材
质量管理体系——基本原理和术语
质量管理原则(以下为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以顾客为中心
领导作用
全员参与
过程方法
管理的系统方法
持续改进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互利的供方关系
质量管理体系:(本标准适用于)
通过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寻求优势的组织。
对能满足其产品要求的供方寻求信任的组织。
产品的使用者。
就质量管理方面所使用的术语需要达成共识的人们(如:供方、顾客、行政执法机构)。
评价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或依据ISO9001的要求审核其符合性的内部或外部人员和机构(如:审核员、行政执法机构、认证机构)。
对组织质量管理体系提出建议的内部或外部人员。
制定相关标准的人员。
术语和定义
(一)有关质量的术语
质量:产品、体系或过程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要求的能力。
要求:明示的、习惯上隐含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质量要求:对产品、过程或体系的固有特性的要求。
等级:对功能用途相同但质量要求不同的产品、过程或体系所作的分类或分级。
顾客不满意:顾客对某一事项未能满足其需求和期望的程度的意见。
顾客满意:顾客对基本一事项已满足其需求和期望的程度的意见。
能力:组织、体系或过程实现产品并使其满足要求的本领。
(二)有关管理的术语
体系(系统):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
管理体系: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
质量方针:由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与质量有关的组织总的意图和方向。
质量目标:与质量有关的,所追求的作为目的的事物。
管理:指导和控制组织的相互协调的活动。
最高管理者:在最高层指导和控制组织的一个人或一组人。
质量管理:指导和控制组织的与质量有关的相互协调的活动。
质量策划: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设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作业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其质量目标。
10.质量控制: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达到质量要求。
11.质量保证: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对达到质量要求提供信任。
12.质量改进: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提高有效性和效率
13.有效性:完成策划的活动并达到策划的结果的程度的度量。
14.效率:得到的结果与所使用的资源之间的关系。
(三)有关组织的术语
组织:职责、权限和相互相关关系得到有序安排的一组人员及设施。
组织结构:人员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的有序安排。
基础设施:组织永久性的设施和设备系统。
工作环境:人员作业时所处的一组条件。
顾客:接收产品的组织或个人。
供方:提供产品的组织或个人。
相关方:与组织的业绩或成就有利益关系的个人或团体。
(四)有关过程的产品的术语
过程:使用资源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的系统。
产品:活动或过程的结果。
服务:无形产品在供方和顾客接口处完成的至少一项活动的结果。
软件:由承载媒体上的信息组成的知识产品。
外供产品:提供给组织外部顾客的产品。
项目:由一组有启止时间的、相互协调的受控活动所组成的特定过程,该过程要达到符合规定要求的目标,包括时间、成本和资源的约束条件。
设计与开发:将要求转换为规定的特性和产品实现过程规范的一组过程。
程序:为进行基本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
(五)有关特性的术语
特性:区分的特性。
质量特性:由要求导出的产品、过程或体系的固有的特性。
可信性:表述可用性及其影响因素:可靠性、维修性和维修保障性的一个集合术语。
可追溯性:通用追溯所考虑对象的历史、应用情况或所处场所的能力。
溯源性:计量学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与国家测量标准或国际测量标准联系起来的待性。
(六)有关合格(符合)的术语
合格(符合):满足要求。
不合格(不符合):未满足要求。
缺陷:未满足与预期或规定用途有关的要求。
预防措施: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纠正: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
偏离许可:产品实现前,在限定的产品数量或期限内,对特定用途允许其偏离原规定要求的授权。
让步:对使用或放行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的授权。
放行:对进一个过程的下一阶段的授权。
返修:为使不合格产品满足预期使用对其所采取的措施。
返工:为使不合格产品符合要求对其所采取的措施。
降级:为使不合格产品符合不同于原有的要求而对其等级的改变。
报废:为避免不合格产品原有的预期使用而对其采取的措施。
(七)有关文件的术语
文件:信息及其承载媒体。
规范:阐明要求的文件。
指南:阐明推荐或建议的文件。
质量手册:规定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
质量计划:规定用于某一具体情况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