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运动与环境.pdf
第二章运动与环境
任何有生命个体的共同特性是:必须不断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物质和能量
交换的终止就意味死亡的到来。所以,研究环境与人体的关系,阐明它们相互之间的作用规
律,从而科学地保护环境,改造环境,利用环境,以消除或避免某些环境因素对人体生命活
动的危害,这是影响人类生存、决定人类命运的大事。
第一节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人类生存的环境是由外环境和内环境组成的。外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部分。
运动环境卫生中,所阐述的环境主要是外环境中的自然环境,对社会环境的有关问题将在精
神卫生中阐述。
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环境中生活,人们的一切活动都会影响环境,而环境的变化反过来
又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健康。人类通过新陈代谢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环境中的
物质与人体之间保持着动态平衡,如果环境变化在一定范围内,人体可通过自身的调节来适
应。例如,在高山缺氧条件下,可通过增加人体内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来提高携氧量,
以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但如果环境变化超出了人体生理调节范围,则会引起人体某些功能和
结构的异常或病理变化。又如,环境污染和地区自然环境中化学元素的分布不均,都能影响
人体健康。自然界不断地变化,人体也不断地调节自身的适应性,保持与环境之『可的平衡,
同时人类能不断地改造自然界,创造有利于健康和生存的环境条件。与人体关系最密切的自
然环境因素主要是:大气、水与土壤。
一)大气对健康的影响
大气是人体赖以生存所必不可少的环境因素之一,它对人体健康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尤其对物质代谢、气体代谢和热代谢(体温调节)等方面的作用更为重要。大气的这些特性
均由其化学组成和物理性状所决定。
在干燥空气中大约古有氧21%、氮78%、二氧化碳003%,其他惰性气体(氦、氖、氩、
氪、氚等)约占0001%,此外,通常还可混入少量水蒸气、尘埃、微生物、臭氧、过氧化
氢、氮氧化物等。人体通过呼吸功能与外界环境随时进行着气体交换,大气是机体获得足够
氧气以供代谢所需的唯一天然来源。当空气中氧含量降低至IO%时,人体可出现恶心呕吐、
中枢神经活动减弱;当氧含量降至7%一8%时,对一般人来说是一个危险界限,可出现窒息、
体温下降、昏迷、循环障碍,甚至死亡。
人体与外界不断进行热交换,以维持正常体温,除太阳辐射外,还受气温、气湿、气流
三者的综合影响,尤其是气温对机体体温调节产生重要影响,寒冷的空气对人体常产生刺激,
因而易患感冒、上呼吸道炎症、肺炎等呼吸道疾病。当气温超过体温时,机体散热发生困难,
则易出现热贮积,造成热射病、热痉挛。皮外气温过低,空气过于干燥,皮肤黏膜容易于裂;
空气过于潮湿,氧分压降低,易产生胸闷。
人们亦可以利用不断变化的气象因素适当地锻炼身体,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和健康水
平,还可利用空气作为某些疾病的治疗和疗养因素,利用太阳辐射和阳光中的紫外线杀灭生
活环境中某些致病性微生物以达到预防疾病、保护健康的目的。
二)水质对健康的影响
水是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也是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是机体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保
证人体活动必需的物质。成年人体内古水量约占体重的65%,每人每日生理需水量约20L。
水是构成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是良好的溶剂;水能贮存和吸收大量的热,故有调节体温的
作用;人体的一切生理活动,如营养输送、废物排泄等都需要水来完成;水也是保持个人卫
生、改善环境清洁的重要条件。不同温度、压力、成分的水还可用于理疗,防治某些疾病,
如冷水浴可提高交感神经的紧张度,对机体起强壮作用;温水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天然矿
泉浴、人工海水浴、药物浴等可治疗各种关节炎、多种皮肤病、多发性神经炎等。若未经处
理或处理不当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水体,数量超过水体自净能力,就会造成水体污染,
使水质物理与化学性质发生改变,水质变坏,降低水的使用价值,直接影响到人体的饮用水,
直接或间接危害人体健康。
三)土壤对健康的影响
土壤是人类环境的主要因翥之一,也是生态系统物质交换和物质循环的中心环节。人类
除了直接与土壤接触外,还可通过空气、水和植物等与土壤发生联系,因此土壤的卫生条件
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十分密切。土壤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和间接的,土壤可传播各种传
染病和寄生虫病,使人感染疾病;土壤又是各种废弃物的净化场所,进入土壤的各种污水、
污物,经土壤自身的物理、化学、生物学作用,逐渐将其净化;常年潮湿动、植物和水供给
人体需要,但土壤中化学元素若缺乏或过多,叉可间接导致人体某种元素的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