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课件_脑梗死疾病查房.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预 防 1、脑梗塞的预防分为一级预防、二级预防、三级预防,一级预防是指病人没有发病前就进行预防,二级预防是指病人发病后防止复发,三级预防是防止脑梗塞并发症,其中二级预防意义重大,我国脑梗塞5年复发率高达40%,是国际平均水平10%的3倍多,主要原因是对二级预防观念的普及不够,目前已经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 哪些人易患脑梗塞 1.有脑梗塞家族史的人;2.高血压及某些低血压病人;3.糖尿病病人;4.脑功脉硬化病病人;5.肥胖病人;6.多血质人(指红细胞增高、红细胞比积增高的人);7.高凝状态及血脂增高的病人;8.低纤溶状态(指自身溶解血栓的功能下降);9.高粘血症(指纤维蛋白原、血脂、红细胞增高、高凝等原因造成的血液粘滞度增高的病人);10.大量吸烟的人(每天10支以上,超过10年);11.血栓前状态(泛指曾有一过性脑缺血发作或心绞痛发作等);12.高龄。 以上易患人群中,有以下诱因常导致脑梗塞发病: 季节变化,脑梗塞常年均可发病,但多在季节变化比较显著的时期形成发病高峰,如:温度、气压、湿度等变化较剧烈时,因此在一年中形成两个小高峰,分别为秋冬和冬春交接 情绪波动时,如精神郁闷、长期压抑、精神激动、过分紧张等 生活习惯和环境改变时,如长途跋涉或熬夜后 长期卧床或睡眠中 长时间禁水、禁食导致血液浓缩时 经典饮水试验 试验条件:患者神志清楚,并能按照指令完成试验 试验过程:患者端坐或床头抬高≥45°,按习惯喝下30毫升温开水后观察所需时间及 呛咳情况 试验标准:A:一饮而尽,无呛咳;B:2次以上喝完,无呛咳; C:一饮而尽,有呛咳;D:2次以上喝完,有呛咳;E: 呛咳多次发生,不能将水喝完。 (1)正常:A 5秒之内; (2)可疑:A 5秒以上或B; (3)异常:C D E 其中B,C为轻度吞咽困难;D为中度吞咽困难;E为重度吞咽困难 拟提的问题 失语症的分类? 脑血栓形成与脑栓塞的区别? 为什么安静时易发生脑梗塞? 针对本例现存在哪些护理问题及相应的护理措施 使用抗凝剂如何观察? 十病区 患者男性,68岁,小学文化,农民,已婚,育有1子2女。 基本资料 主诉 口角歪斜、双下肢乏力10天。 现病史 患者于10天前无明显诱因下逐渐出现口角歪斜、双下肢乏力加重,双下肢不能站立,口齿含糊,饮水呛咳,无明显头昏、头痛,无恶心、呕吐,无二便失禁,在家继续服阿司匹林片、二甲双胍片,上述症状未见好转,遂至我院就诊入院。 入院时神志清,反应迟钝,言语不畅,呈非流利型,两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对光反射灵敏,口角向左歪斜,伸舌偏右,颈软,右侧上下肢肌力4-级,左侧上肢肌力4-级,下肢肌力3级,四肢肌张力增高,病理征双侧阳性。跌到危险因子评分4分。吞咽功能障碍评估为:中度吞咽困难。T:36.5℃、P:80次/分、R;20次/分、BP160/95mmHg。 现病史 既往史 患者原有“高血压”病史10年,未规律服用降压药物及监测血压,血压控制不详。发现“糖尿病” 8年余,服用“二甲双胍片”降糖治疗,未监测血糖。 9年、5年前分别有“脑梗死”病史,遗留双侧肢体功能障碍,饮水呛咳,言语欠流利。 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 脑梗死 高血压病 2型糖尿病 诊断 功能性健康型态 健康感知—健康管理型态:无饮酒、吸烟病史。无吸毒史。现神志清楚。 营养—代谢型态:平时食欲佳,以米食为主,住院来胃纳良好,饮水呛咳。 排泄型态:平时小便正常,大便五天一次。住院后大便秘结。 功能性健康型态 活动—运动型态:室内轮椅活动居多,能在搀扶下行走。 睡眠—休息型态:患者一般晚上10点入睡,早上5:30起床,无午睡习惯。入院来能适应环境,安心入睡。 认知—感知型态:患者听力,视力正常,无感知异常。目前对疾病稍有了解。 自我感知—自我概念型态:目前自我感觉欠佳,肢体活动障碍。 功能性健康型态 角色—关系型态:口齿欠清,能作简单沟通家庭关系和睦,邻里关系、病友关系良好。 性—生殖型态:妻子体健,育1子2女。 应对—应激耐受型态:遇较大问题时多与子女商量,此次住院医疗费用的经济压力不重,尚可应付。 客观资料 医院头颅CT(10-9-15):右侧顶叶脑梗死,左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老年性脑病。 心电图:窦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