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课件_血脂异常指南.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 * 稳定型冠心病和或冠心病等危症(DM除外)的患者、或者只有糖尿病的患者、属于高危组。为什么把糖尿病单列出来,看了极高危组大家就会明白 * 极高危组最好记,只包含两种情况: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或同时存在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美国NCEP ATP3中也有极高危的定义,但与中国指南不同,了解即可。好,危险分层就是这些,是不是有点混呢?我们来举几个例子,这样比较容易理解一点。建议大家采用排除法,因为高危和极高危组最容易鉴别:LDL140,合并DM和卒中 (极高危),LDL140,合并卒中和陈旧心肌梗塞 (高危);LDL170 合并高血压和吸烟 (高危),LDL 170 合并高血压、吸烟、HDL65(中危) * * * * * * * * * * * * 这是以往强化降脂的8个研究,只有PROVE-IT和CARDS两个研究血脂降到了70以下,另外6都是在70-80之间,因此认为有更多的证据支持应把血脂降到80以下。 * * * * * * * * * * * * * * * * * * 急性冠脉综合征 极高危人群 LDL-C80mg/dl,或在原有基线上降低40%以上。 坚持长期降脂治疗 * 老年人血脂异常 老年心血管危险人群应积极调脂治疗:PROSPER老年人罹患心血管病的绝对危险度高于一般成年人,调脂获益可能更大。 治疗应个体化,起始剂量不宜太大 严密监测肝肾功能和CK。 * 谢 谢 * * * * * * * * * * * * * * * * * 上面是2007年和1997年中国血脂分层的区别,中国和国外的分层又有什么不同呢?黑色字是中国的数值,棕色字是美国的数值。TC和TG完全相同,LDL-C增加了正常和极高两个分层,增加了2个切点100 和190,HDL分层也有不同。重点记住中国的分层,了解美国的分层 * * * * * * * * 依据三…..高血压也是心血管并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由于高血压被单独列了出来,所以这里要把高血压去掉,包括……。不过依据3 并不单个的危险因素,而是危险因素的个数。 * * 再额外介绍一个概念 * * * 高危患者 稳定性心绞痛 陈旧性心肌梗死 有客观证据的隐匿性 心肌梗死或心肌缺血 冠脉介入及冠脉手术 后患者 稳定型冠心病 冠心病等危症 有临床表现的冠脉 以外动脉的动脉粥样硬化 糖尿病(除外) 有多种危险因素其发生主要 冠脉事件的危险相当于已确 立的冠心病,心肌梗死或冠 心病死亡的10年危险>20% 糖尿病 和/或 或 * 极高危患者 急性心肌梗塞 不稳定型心绞痛 急性冠脉综合征 心血管病+糖尿病 心血管病包括: 冠心病 脑血管病 外周血管病 动脉瘤 其他 和/或 * 血脂异常危险分层 LDL140,合并DM和卒中 符合“DM+心血管疾病”------极高危 LDL140,合并卒中和陈旧心肌梗塞 符合“稳定型冠心病+冠心病等危症”------高危; LDL140,合并外周血管疾病和卒中 符合“存在冠心病等危症”------高危 LDL170, 合并高血压和吸烟 符合“高血压+1个危险因素,LDL-C160”------高危 LDL 140 ,合并高血压、吸烟 符合“高血压+1个危险因素,140LDL-C160”------ (中危) LDL200,吸烟、肥胖 符合“无高血压、其他危险因素少于3个”-----低危 * 美国NCEP ATP III中“极高危”的定义 美国NCEP ATP III定义 心血管病合并: 多重危险因素(特别是糖尿病) 严重及未得到很好控制的危险因素 (特别是长期吸烟) 代谢综合征的多重危险因素 (特别是甘油三酯200mg/dL+ 非HDL-C 130mg/dL, 伴有HDL-C 40mg/dL) 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 * 测试题 与西方国家不同,2007年中国血脂异常危险分层方案最突出的特点是把( )做为危险分层的主要因素。 * 测试题 我国指南血脂异常“高危”的概念是什么? 我国指南血脂异常“极高危”的概念是什么? 中国血脂异常防治建议(2007)中,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发病危险是如何划分的? * 测试题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特点: 按照中国流行病学数据确定血脂异常分层切点 按照中国流行病学数据确定血脂异常危险分层 结合循证医学证据及中国临床实践环境确定治疗的起点和目标 * 血脂异常的治疗 结合循证医学证据及中国临床实践环境确定治疗的起点和目标第三个特点 * 一级预防 饮食治疗试验: LAVS, Oslo trial, MRFIT, European Collaborative Study 药物降脂试验: LRC-CPPT,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