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讲 房产投资决策.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十讲 房地产投资决策 例一:投资评价 A住宅:单价7000元/平方米(含简单装修),50平方米,总价款35万元/套。经调查,该区域周边同等面积住宅的出租价格为1600元/月。那么: A住宅有没有投资价值? 计算一 A住宅的理论出租收益=1600元×11个月=17600元/年(静态,排除了将来房租上涨、下跌因素,每年剔除1个月空置待租时间)。 理论年收益率=17600/350000 = 5%(静态)投资成本理论回收周期=350000/17600=19.88年 (未计算养护维修投入)如果这笔每年 5% 的收益扣除房产折旧、家装家电家具折旧,将所剩无几,虽比银行一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高,但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投资没有盈利空间。 结论:完全没有投资的必要! 例二: 投资评价 B物业,店面,单价10000元/平方米(含精装修),面积100平方米,总价款100万元。 经调查,该物业所在项目中,同等面积、地段出租价格为7000元/月。那么: B物业有没有投资价值? 计算二 B住宅的理论出租收益=7000元×11个月=77000元/年(静态,排除了将来房租上涨、下跌因素,每年剔除1个月空置待租时间)理论年收益率=77000/1000000=7.7%(静态)投资成本理论回收周期=1000000/77000=12.98年 (未计算养护维修投入)这组数字表明:与A住宅相比,该物业的价格泡沫要低得多,基本可以接受。投资收益率尚可,成本回收周期尚可接受。 结论:在有闲钱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作为投资对象。 第十讲 房地产投资决策 一、投资决策的分类 若按投资决策的确定程度,将投资决策分为三种类型——确定型、风险型和不确定型时,与之相应的有三种决策方法:确定型决策方法,风险型决策方法和不确定型决策方法。 一、投资决策的分类 1. 确定型决策方法 确定型决策是指一个方案只有一种确定的结果,只要比较各个决策谁优,就可以作出决策。例如,某城市甲、乙、丙三个地段的繁华程度依次递减,如果要建立一座购物中心,其地价和未来商业销售的收益是很容易确定的。如果以销售收益为决策依据,决策人将会优先考虑甲地段投资的可能性。一般地说,涉及至房地产投资的土地费、建筑面积、建筑类型、专业人事费、利率、广告费等项决策都属于确定型决策范围。 一、投资决策的分类 2. 风险型决策方法 风险型决策方法是指有多种方案可供选择,每种方案又可能出现多种结果,决策人预先不能确定哪种结果会出现,只能根据有关资料,判定各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或概率。对风险型决策可采取三种相应的决策方法。 2. 风险型决策方法 ⑴期望值法 期望值法是以投资收益表为基础,计算出每个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如权收益值之和,然后以收益值的大小为标准,从中选择最优方案。采用这种方法,决策人需要确定各种自然状态下的主观概率。 ⑵机会均等法 采用这种方法主要是因为缺乏可供决策参考的资料,而不得不用简单的机会均等的方法。 ⑶决策树法 决策树法也是一种常用的风险型决策方法。与前面两种法相比,它不是用表格而是用图形(决策树)来反映方案的状况。 3.不确定型决策方法 当决策人可以判定各种方案可能出现的结果,而不能预知这些后果发生的概率时,这种决策就是不确定型决策。处理不确定型决策可以采用下面几种方法。 ⑴ 小中取大决策法 这种方法也称作悲观决策法。采用这种方法是想把风险降到最低程度,在所有最差的后果中,选择亏损最小的一个。由于小中取大法是把投资的安全性放在首位,因此一般为保守的决策人所采用。 小中取大法的决策过程是,首先从每个方案中选择一个最小的投资收益,然后再比较各个最小收益,从中选出一个最大的收益。 保守型:保守型决策人的特点是老成持重,对投资风险谨小慎微,而且特别敏感。对任何投资,考虑其风险的大小比考虑其收益的大小要多,总是瞻前顾后。 ⑵大中取大决策法 这种方法恰恰与“小中取大”法相反,它属于乐观决策法。采用这种方法的决策人往往敢于冒风险,竭力追求最大的投资收益。 大中取大法的决策过程是,从各种方案中选取一个最大的投资收益值,然后比较各个收益值,从中选择收益最大的投资方案。 冒险型:冒险型决策人的特点是大胆果敢,喜欢铤而走险,这种人尤其在高额投资收益的诱惑下,对投资风险的顾虑很小。 ⑶大中取小决策法 这种方法是以方案的机会损失的大小来判定方案的优劣。在多方案的选择中,如果决策人未能选择到投资收益值最大的方案,他必定感到后悔。大中取小法就是设法使这种“后悔”变得最小,所以这种方法也称为“最小后悔”法。 大中取小法的决策过程是:把同一个自然状态下的最大值减去该状态下的各项值,得出相应的“后悔值”;列出各方案的最大后悔值;在各最大后悔值中选择最小的最小后悔值方案作为决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