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doc

发布:2017-04-01约5.65万字共8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 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一○年八月 目 录 第一部分 建设项目的必要性 1 (一)促进国家高等职业教育体制创新的需要 1 (二)适应国家尤其是广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 2 (三)国家骨干院校引领中山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3 (四)适应中山火炬开发区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 4 第二部分 建设项目的可行性 6 (一)区域经济呈现出持续迅猛发展势头 6 (二)政策支持与投入环境日趋良好 6 (三)办学体制机制日益优化、活力逐步彰显 7 (四)领导能力与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8 (五)专业建设与产业优化升级高度吻合 9 (六)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质量不断提高 9 (七)“回炉”培训与人防教育建设基地 10 第三部分 建设指导思想、总体建设目标 12 (一)建设指导思想 12 (二)总体建设目标 12 第四部分 项目建设主要内容 13 (一)建立“一委三会一长”的董事会架构,完善董事会法人治理制度 13 (二)探行股份合作共建机制,建设现代集约化生产性实训校区 14 (三)推行“深海探珠”机制,基于行业标准重构课程体系,对接产业升级优化专业建设 20 (四)整合园区资源,加强“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 21 (五)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22 第五部分 重点专业(群)建设可行性分析 23 项目一 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及专业群建设可行性分析 23 项目二 以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为重点的新型节能电光源专业群建设可行性分析 28 项目三 以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为龙头的现代装备制造技术专业群建设可行性分析 33 项目四 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可行性分析 39 第六部分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可行性分析 44 项目一 以“四个合作”为引领的高职院校董事会治理架构建设可行性分析 44 项目二 以股分制为基础的多元合作院内生产性实训校区建设可行性分析 48 项目三 以军地共建为特色的人防主题教育基地暨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可行性分析 54 项目四 以“兼职教师政府津贴”为驱动的“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可行性分析 62 第七部分 建设项目经费预算 67 第八部分 项目管理及保障措施 69 (一)组织保障 69 (二)制度保障 69 (三)经费保障 70 (四)资金监管 70 (五)运行管理 71 (六)监督审计 72 第九部分 预期效益分析 73 (一)办学条件显著改善 73 (二)专业建设效果显著 73 (三)师资队伍结构优化 74 (四)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74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按照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的总体目标和要求,结合国家《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及学院实际,我院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认真论证,对申报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形成如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部分 建设项目的必要性 (一)促进国家高等职业教育体制创新的需要 我国高职高专院校的办学规模迅速扩大,无论是在校生人数还是院校数量均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高专教育迎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珠三角地区得改革发展之先机,区域经济蓬勃发展,人才需求数量越来越大,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促使珠江三角洲地区高等教育得到飞速发展。因此,无论是全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构建,还是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迫切需要打造一批具有鲜明特色、设施完备、办学水平优异的国家骨干高职院校来引路,积极探索实践,使高职教育先进的办学理念内化为制度,发挥引领作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鼓励地方和学校大胆探索和试验,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质量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鼓励行业组织、企业举办职业学校,鼓励委托职业学校进行职工培训。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鼓励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纲要》为中国高职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学院创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需要企业主体的积极参与,进而推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此,以实现体制创新为突破口,通过建立包括政府、企业在内的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办学新体制,实现校企间的零距离对接,实现内涵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