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和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和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摘 要: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是提高会计信息披露有效性的主要途径之一。不合理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将影响会计信息披露的有效性。目前股权结构不合理,国有股所占比重过大,股权过度集中,董事会的独立性不够,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不完善,对公司真实情况的信息披露缺乏应有监督等现实使得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具有很大程度的随意性,导致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不高。本文通过从不同角度对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优化股权结构,发挥机构投资者的权利制衡作用等一系列建议。
关键词: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会计信息披露
一.绪论
会计信息披露的作用就在于协调各方的利益,尤其是股东、债权人等组织外部相关者同组织内部管理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使得在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时,也实现了个人利益最大化。因此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披露能够在公司治理权、责、利三者之间起到有效的信息沟通协调作用,同时促进公司治理系统中内外监控机制的有效运作和作用发挥。另一方面,公司治理又分为外部治理和内部治理。其中内部治理是公司治理的基础和核心,内部治理由一系列协同股东和利益相关者的制度安排组成。内部治理机制解决权责利的安排,通过建立一套有效的约束机制,在制度层面上保障会计信息受托责任的评价,可以解决真实性问题。因此研究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分析
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而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股权结构
在我国国有股处于绝对控股地位,公司治理不仅要解决管理层与股东矛盾,还要解决国有股东与中小股东的矛盾。过高的国有股比例存在所有者缺位的问题意味着对经营者缺乏有效监督和评价,形成“内部人控制”的现象。国有控股企业可利用其与政府的良好关系,获得政府税收和其他方面的优惠政策。这种行为在企业处于财务困境时更为明显。在内部人控制下,极大的影响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和水平。
(二)股权集中度
在股权分散情况下,众多分散的股东存在集体行动问题,使得股东实际上拥有控制权,外部股东对会计信息的依赖增强,从而对会计信息披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股?嗉?中的情况下,公司利益主体的主要矛盾是大股东与小股东的矛盾。控股股东作为经理的委托人及小股东的代理人有动力参与公司治理,其通过选派代表进入董事会,使之影响经理人员的任命,从而取得公司重大决策的控制权。另一方面,控股股东了解公司内部信息,因此他们对公司会计信息充分披露要求不高,甚至他们会利用对公司会计行为的控制侵犯小股东的利益。
(三)独立董事及监事会制度
独立董事发挥作用的核心是保持独立性,其不仅维护大小股东的利益,还维护公司外部利益相关者如供应商、债权人等。而监事会是以出资人的身份进行监督,对股东大会负责的机构,具有独立性和平等性的特点。但是在实际过程中,我国独立董事在法律上缺乏地位,难以行使职权,且激励机制不健全。此外监事会功能弱化,监事会已成为事实上的董事会的附属机制,并且监事会成员有公司职工或股东组成,行政上受董事会或董事。因此,其监督作用是软性的,只是一个受董事会控制的议事机构。
(四)高管的激励约束机制
由于“一股独大”,董事会成员和经理人员的确定往往不能按全体股东的意愿去选择,几乎全为政府人事部门任命,因此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的激励和约束。经理人员并没有受竞争性的经理市场的约束。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会计信息的价值取向必然向经营者倾斜。大部分企业激励程度、激励手段的市场化程度与业绩关联度较差,报酬对经理人员无显著激励作用。激励机制不足,使得经理层注重短期利益,轻视长期利益,工作积极性不高。由于国有企业投资主体缺乏,经理来自股东的约束较弱,而监事会、董事会由于属于内部人其约束作用不大,外部的资本市场、经理人、市场也难以约束经理。因此,经理人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操纵,收益高而成本低,造成大量的信息不对称。
三.对于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建议
(一)优化股权结构,强化对大股东的监管和约束
第一,加强企业股东构成及持股变动情况的披露。通过该信息的披露可以使市场对这些股东行为有更为清晰的了解,这种信息披露本身就是对股东操纵股价行为的有力监管。第二,强化事后的惩罚机制,加大对大股东的问责力度。大股东一旦出现了操纵股价的行为,投资者就有权利和途径对大股东及相关责任人提出赔偿要求。
(二)发挥机构投资者的权利制衡作用
我国的主要机构投资者有:基金、社保基金、企业年金、保险资金等。因此,政府应积极支持并引导组建新的机构投资者,在严格规范、加强监督的基础上,允许他们通过发行债券等方式广泛吸收社会闲散资金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