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症51876.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肾病综合征 Nephrotic syndrome 定义 多种肾小球疾病引起的一组症状和体征,临床特点是 1.大量蛋白尿(>3.5g/d) 2.低蛋白血症(清蛋白<30g/L) 3.明显水肿 4.高脂血症 病因 肾病综合征的分类和常见病因 临床表现 1、患者常因上呼吸道感染或受凉及劳累起病,急缓 不一。 2、多以水肿为突出表现,呈体位性水肿:下垂部位 水肿明显。 3、常伴有少尿,持续少尿可发生高血容性心力衰竭 患者常有胸闷气急、呼吸困难、不能平卧,服用 利尿药消肿后缓解 4、多数患者乏力、精神差及食欲减退、并有面色苍 白、消瘦 并发症 感染 血栓、栓塞性合并症 急性肾衰竭合并症 并发症 感染 并发症 血栓、栓塞性合并症 并发症 急性肾衰竭合并症 4.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病史及特征性眼底改变 5.肾淀粉样变性 好发于中老年,肾淀粉样变性是全身多器官受累的一部分,主要累及肾脏、肝和脾等器官。常需肾活检确诊 6.骨髓瘤性肾病 好发于中老年,有多发性骨髓瘤的特征性临床表现,如骨痛、血清单株球蛋白增高、蛋白电泳M带及尿本周蛋白阳性,骨髓象原始、幼稚浆细胞异常增生 治疗 治疗的目的是祛除病因和诱因,使蛋白尿减少 或消失,提高血浆蛋白、消除水肿、降低高脂血 症、降低血压、保护肾功能、防止复发。 (二)对症治疗 1、利尿消肿 利尿剂的应用(噻嗪类利尿剂、潴钾利尿剂、袢利尿剂、渗透性利尿剂)和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 (二)对症治疗 降低血压 卧床休息和限制水盐摄入及口服利尿剂均可降压, 降压效果差时可选用其他降压药。 (二)对症治疗 3、治疗高凝状态和血栓、栓塞性并发症 治疗高凝状态和血栓、栓塞并发症(肝素;发生栓塞应尽早在6小时之内溶栓) 4、降血脂治疗 高血脂加重血液的粘稠程度、并促使肾小球和全身动脉硬化。 (三)糖皮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的应用 激素 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抑制免疫反应、抑制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影响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等综合作用而发挥其利尿、减轻尿蛋白 使用原则和方案: 起始足量、缓慢减药、长期维持 (四)免疫抑制剂 用于激素依赖或激素无效型肾病综合症 (五)中药 雷公藤或雷公藤多甙 有减少尿蛋白的作用 * * * 必备条件 肾 病 综 合 症 继 发 性 原 发 性 蛋白质营养不良 免疫功能紊乱 激素的应用 凝血抗凝及纤溶系统失衡 血小板功能亢进 血液粘稠度的增加 激素的应用 肾前性的氮质血症 肾实质性急性肾衰竭 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 (1)尿蛋白大于3.5g/d (2)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 (3)水肿 (4)血脂升高 其中(1)(2)两项为诊断所必需 需进行鉴别诊断的继发性NS病因有: 1.过敏性紫癜肾炎 好发于青少年,典型皮疹有助于鉴别诊断 2.系统性红斑狼疮 好发于青少年和中年女性,依据多系统受损的临床表现和免疫学检查可检出多种自身抗体,一般不难明确诊断 3.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国内依据以下三点进行诊断:①血清HBV抗原阳性;②患肾小球肾炎,并可除外狼疮性肾炎等继发性肾小球肾炎;③肾活检切片中找到HBV抗原 需进行鉴别诊断的继发性NS病因有: 治疗(一)一般治疗 1.有严重水肿、低白蛋白血症者需卧床休息 2.水肿消失、一般情况好转后,可起床活动 3.水肿时应低盐(<3g/d)饮食 4.正常量0.8~1.0g/(kg·d)的优质蛋白(富含必需氨基酸的动物蛋白)饮食 5.少进富含饱和脂肪酸(动物油脂)的饮食,而多吃富含多聚不饱和脂肪酸(如植物油、鱼油) 6.进食富含可溶性纤维(如燕麦、米糠及豆类)的饮食 肾病综合征患者利尿治疗的原则: 不宜过快、过猛,以免造成有效血容量不足、加重血液高黏倾向,诱发血栓、栓塞并发症 治疗 治疗 治疗 根据患者对糖皮质激素的治疗反应,可分为 激素敏感型 激素依赖型 激素抵抗型 不良反应:长期应用可出现感染、类固醇性糖尿病、骨质疏松等不良反应,少数可发生股骨头无菌性缺血性坏死,需加强监测,及时处理 治疗 环磷酰胺 最常用的一种免疫抑制剂。不良反应有白细胞减少、肝功损害、短暂脱发及出血性膀胱炎。 环孢素 多用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长期使用有肝肾毒性、多毛、牙龈增生、高血压、高尿酸血症。 骁悉 新型免疫抑制剂,不良反应少,确切疗效尚待观察。 治疗 治疗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