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下册铅笔有多长教学设计.doc

发布:2017-03-24约2.46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铅笔有多长》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节选自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五单元测量第42-43页的内容。本节课侧重于学习分米和毫米这两个长度单位以及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这四个长度单位是生活中测量的基础,所以本课的教材立足于生活,来源于生活。 同时,本节课注重对学生估测意识培养,估测是测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实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估测活动贯穿于整个测量教学过程之中。 【学习者分析】 从已有知识来看,二年级的学生已学习过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并且对米和厘米的关系有了一定的掌握; 从已有能力来看,学生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使用工具(尺)的能力和抽象比较的能力,这是进行估算和测量的基础。 但是,二年级的学生抽象能力有限,仍需要通过量一量、比一比等活动,强化长度单位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实际的观察、用手势表示知道分米和毫米的长度,并且知道学过的4个长度单位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量一量、测一测、找一找、比一比、估一估的活动,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观察、操作,学生自主、合作归纳等形式,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比较能力和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并通过强调单位的书写培养学生计算仔细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复习旧知 【问题导入】还记得我们学习过哪些长度单位吗?这些单位有分别由哪些字母表示(米和厘米、m和cm) 【师生活动】 1.填一填:100厘米=( )米。厘米用字母( )表示,米用字母( )表示。 2.比一比 师:哪个小朋友来比划一下“1米大约多长?”(手势比)“1厘米大约多长?”(手势比) 3.估一估 (1)家里房门高约2(????? ) (2)我的身高是125(??? ) (3)课桌高约7( ) 合作探究,获得新知 认识分米、分米与厘米的关系 【提出问题】师:那到底用用什么单位合适呢?7厘米还是7米?好像都不大合适吧。而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一位新朋友---他就是我们的分米弟弟。 【小组活动】师:可是分米弟弟说了,要认识他,先要认识它带来的兄弟。学生拿出课前发放的纸片。先估算长度之后再用尺量出纸片长度,完成作业纸(书中的表格)。 【出示分米】师:看,老师手里的就是分米弟弟,谁来把它和你们手里的10厘米比较下长短。 【导出概念】1分米=10厘米;分米可以用dm表示 感受1分米 【找一找】师:同学们发现了1分米就是10厘米这么长,我们身边的物体或身上的那部分长大约是1分米呢?快去找一找吧! 【估一估】师:老师也找到了1分米,你想知道吗?伸出你的大拇指和食指,两个手指间的距离大约是1分米。你想用这种方法试试吗?好,请同桌合作用这种方法估一估桌子的宽大约是多长? 师:可以解决前面的题目了么?课桌高约7( ),空格中的长度单位应该是什么了? 米和分米 【引出米】师:分米弟弟觉得自己的本事很大,米大哥可不甘示弱,同学们猜谁的本领大呢? 【小结】虽然老师今天没有带米尺,但是同学们非常聪明,能从厘米与米的关系,厘米与分米的关系推导出1米=10分米。那么用字母怎么表示呢? 【运用】测身高:同学们太聪明了,而且老师还发现春天到了同学们都长高了,谁愿意告诉老师你的身高是多少? (用多种表示手法) 毫米的认识 认识毫米,毫米和厘米的关系 【问题导入】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能用4种方法表示我们的身高。一支被我们同学扔掉的小铅笔也想知道自己长度,你愿意帮助它吗?好,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仔细观察说一说铅笔头有多长? (课件出示一把没有毫米刻度的直尺) 【学情预设】铅笔长约6厘米;铅笔长6厘米多一些(引出毫米) 【引出毫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一个新的朋友,她就是我们的毫米妹妹。我们通常用mm表示,别看它小,在我们测量比较短的物体或要求测量的很精确时就要用到比厘米还小的长度单位毫米。 【进一步提问】 1厘米里藏着多少个1毫米呢?在你的格尺上用笔尖指着数一数吧! 【小结】师: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快就发现了毫米妹妹的秘密:1cm=10mm(齐读) 感受1毫米 【找一找】师:毫米妹妹这么小,我们怎么用手势表示它呢?想一想办法,到小组的学具中去找一找,哪些物体可以感受到1毫米。 【估一估】师:老师还发现了一个1毫米,你想知道吗?那么和老师一起做,用拇指和食指捏住格尺,用另一只手慢慢的抽出格尺,两个手指间的距离大约是1毫米,同学们自己再一次感受一下1毫米的长度。 【师生活动】量一量数学书 实践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