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学第十章课外活动.ppt
第十章课外活动第一节课外活动概述一、课外活动的含义与特点二、课外活动的任务与作用第二节课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一、课外活动的内容二、课外活动的形式第三节课外活动的指导一、开展好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二、课外活动的组织对教师的要求三、小学课外活动计划的制定与实施第一节课外活动概述一、课外活动的含义与特点《学记》“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1986,《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初稿)》,第一次把课外活动列入教学计划(一)课外活动的含义与特点1.课外活动的含义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它是学生课余生活的良好形式。课外活动不包括选修课、自习课。课外活动不限于校内活动,凡是由学校在课外组织的活动,都属于课外活动【选择题】《学记》指出:“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这句话指的是().A.既有正规学习,又有非正规学习B.既有教师的教,又有学生的自学C.既有正课学习,又有课外活动D.既有在教室学习,又有在居所学习在我国教育史上,第一次把课外活动正式列为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的是()A.1978年B.1980年C.1986年D.1988年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自愿选择性课外活动内容和形式的灵活多样性学生在课外活动组织上的自主性2.课外活动的特点【填空题】1.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必须接受学校行政决定被编入一定的班级,具有一定的_________。与课堂教学相比,2.课外活动是学生__________选择参加的活动。3.学生是课外活动的主体。这就表现出学生在课外活动组织上的__________性。4.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具有更大的_________。【填空题】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具有较大的自主性,与课外活动相比,课堂教学则具有一定的()A.强制性B.灵活性C.自愿性D.发展性课外活动的任务与作用课外活动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它的任务在于根据学生的特点组织和指导学生的课余生活,积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独创性。课外活动有其自身特点,有独特的教育作用。充实学生的生活,扩大学生活动领域,密切学生与社会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探索意识和创造才能【简答题】简述课外活动的作用。充实学生的生活,扩大学生活动领域,密切学生与社会的联系;(2)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特长;(3)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探索意识和创造才能。有些教师认为:课外活动就是“第二课堂”,常常把课外活动变成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请用所学的教育学理论分析上述观点,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课外活动观。(08年1月)总论:课外活动不是“第二课堂”。它是指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课外活动有自己的特点和作用。分论:与课堂教学比较说明课外活动的特点和作用。特点:(1)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自愿选择性;(2)课外活动内容和形式的灵活多样性;(3)学生在课外活动组织上的自主性。作用:(1)充实学生的生活,扩大学生活动领域,密切学生与社会的联系;(2)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特长;(3)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探索意识和创造才能。【论述题】答:第二节课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课外活动的内容课外活动范围广泛,形式多样,按其性质可分为六类,即科技活动、学科活动、文学艺术活动、体育活动、社会活动、传统的节假日活动。01组织学生进行调查、参观、考察、访问以及各种无偿的社会服务和公益劳动,这种课外活动属于()文学艺术活动社会活动科技活动学科活动【选择题】02课外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按其性质可分为科技活动、__________、文学艺术活动、体育活动、__________和传统的节假日活动。【填空题】按其人数和规模可分为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三类。群众性活动群众性课外活动是组织多数或全体学生参加的一种带有普及性质的活动。它包括:①报告和讲座;②各种集会;③各种比赛;④参观、访问、调查、旅行;⑤社会公益活动。小组活动小组活动是学校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主要包括学科小组、技术小组、艺术小组、体育小组。二、课外活动的形式1个人活动是学生在课外进行单独活动的形式。它往往与小组或群众性活动相结合,由小组或班级分配任务,根据个人的兴趣、才能,个别单独地进行。2个人活动是课外活动的基础,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特点,课外活动不可忽视的重要形式和方法。3课外活动的形式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