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6我的叔叔于勒课后习题新人教版.docx

发布:2025-04-04约2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1

《我的叔叔于勒》

一、小说围绕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看法的改变,讲解并描述了一个曲折的故事。试依据下面的提示,从不同角度梳理课文的故事情节。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情节)

缘由→结果(逻辑)

期盼→破灭(心理)

悬念→结局(技巧)

参考答案:

情节发展角度:

开端:菲利普一家因于勒的挥霍陷入逆境。

发展:菲利普一家等待在海外发财的于勒归来解困。

高潮:在船上发觉于勒破产成了穷光蛋。

结局:菲利普夫妇弃他而去。

逻辑依次角度:

缘由:菲利普一家生活艰辛,对于勒充溢期盼。

结果:发觉于勒破产真相,幻梦破灭,遂弃他而去。

心理改变角度:

期盼:听到于勒发财的消息,一家人期盼他归来解困。

破灭:发觉于勒已成为又老又穷的水手,又急又气,胆怯 背上包袱,

明知对方身份却不相认。

技巧运用角度:

设悬:菲利普一家苦苦等待于勒归来,为什么?

释疑:于勒在海外发财了,一家人盼他回来搭救。

设悬:在船上巧遇一个与于勒相貌相像的水手,他是谁?

结局:原来就是破产的于勒,一家人希望破灭,悲观而归。

二、于勒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试依据小说内容和你自己的理解,与同学探讨。

参考答案:“于勒”这个人物的形象,其实包含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菲利普夫妇(或者说“社会”)眼中的于勒,一个层面是真实的于勒。小说主要呈现的是前一个层面——早年荒唐败家,成为“败家子”,后来经营致富,希望“赔偿”,并由于这点儿善意,一下子成了“正直”“有良心”的人,仿佛成为救世主,最终又老又穷时被摒弃,成为母亲口中的“这个流氓”。后一个层面,小说几乎没有正面描写,只是在“我”的眼中,呈现了他最终的面貌——“衣服褴褛”“又老又脏,满脸皱纹”“满脸愁容,狼狈不堪”。这两个层面的对比,富含深意。其实,以菲利普夫妇为代表的社会,只是以金钱为基准推断一个人的“好”与“坏”,反倒是“我”这样一个涉世不深、天性正直和善的少年,却能抛开这些,直面事情的本质:船上的于勒是一个非常可怜的穷人,是自己家的亲人。这其中蕴含着作者对社会的深刻批判和对人性的期望。(围绕这一形象讲自己的看法,言之成理即可。)

三、这篇小说是以若瑟夫回忆少年时代往事的角度来叙述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不妨试着变换一下叙事视角,体会一下有什么不同。

参考答案:小说以“我”回忆往事的角度来讲解并描述故事,既有利于拉开适当的距离,为小说思想主题的绽开留下空间,同时也有利于支配情节的曲折改变,避开多余的说明说明。

不同叙事视角的不同效果:①菲利普夫妇的视角。这个视角会侧重于他们对家庭的考虑,小说情节的曲折程度不如以“我”的角度叙述,也无法充分呈现菲利普夫妇的言行、神态,不能对于勒的遭受进行客观描述。②于勒的视角。这个视角会侧重于于勒的生活轨迹,对菲利普一家的遭受无法绽开。③女婿的视角。他会苦恼于自己不太志向的生活境况,迟疑不决中答应与菲利普家的亲事,其实也是基于金钱的婚姻约定。这个视角极具讽刺意味,但偶遇于勒的场景中菲利普夫妇的许多言行无法呈现。

四、联系上下文,揣摩下边句子的含义(括号里的问题可作参考)。

1.唉!假如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这句话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2.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这一句中有三次同义反复,为什么?)

3.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

(“以免再遇见他”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参考答案:

1.这句话是对“于勒”回来的期盼。叹词“唉”,还有句中的“竟”“多么”等词语,起加强语气的作用。父亲为什么会如此期盼于勒呢?并不是因为于勒是自己的亲弟弟,主要还是希望“救世主”驾临 ,过上富有的生活,这里既表现了他的势利,也写出了这一家人现实生活的艰难,表现了小人物的辛酸。

2.这里的反复起强调作用,凸显了“我”对父母行为的不赞同,与之形成显明的对比,含蓄地表明白作者的立场。

3.“以免”表现了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生怕避之不及的心态,暗含着作者的讽刺。

五、想象一下,假如菲利普夫妇在船上发觉已经成为百万富翁的于勒,他们会有怎样的表现呢?试写一个300字左右的片段。

参考答案:在父亲不经意间转头时,他的眼睛定住了,放出异样的光。原来他望见斜对面的几个装扮入时的男子众星捧月般地蜂拥着一个人,只见这个人衣着光鲜,正笑盈盈地对身边的人讲着什么。“于勒!”父亲喃喃地说。父亲真想跑过去,攥住这个人的手,说:“于勒,我可想死你了!”但他担忧过于冒失,认错人会很尴尬。他快速来到母亲身边,低声说:“真惊奇!这位有钱人怎么这么像我的弟弟于勒?”母亲兴奋得跳了起来,尖着嗓子喊:“在哪儿?”父亲指给她看,她一看,万分确定地说:“我看就是!”于是她下意识地理了理头发,兴奋地说:“你怎么不去相认呢?”于是一家人一番手忙脚乱,打算前去认亲……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