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精神在当代大学生学风教育中的指导作用研究(改).pdf
雷锋精神在当代大学生学风教育中的指导作用研究
张琳
摘要:学风是高校教学质量的整体展现,良好的学风对于高校教育的发展与完善
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的高度结合,推动了中国几代人的健康成长。为了进一步推进大学生学
风建设,促进高校浓厚学习氛围的形成,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有必要把雷锋精
神纳入到大学生学风教育体系中来,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
界观,本文阐述了目前高校大学生学风存在的问题,在分析学风问题基础上,进
一步提出发挥雷锋精神在学风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的对策。
关键词:雷锋精神大学生学风建设教育指导作用
前言
学风教育是高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学习态度、学习目标、学习
精神的综合反映。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对于高校的建设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如何将雷锋精神融入到大学生学风教育中来,进一步加强思想教育对学风教
育的影响作用,一直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十分重视的研究课题。
一、雷锋精神在学风教育中的内涵体现
1.当代大学生学风教育内涵
学风,简言之为学生学习的风气。在高校中,是学校学生精神面貌最直接
现。学风是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态度、精神面貌、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集中体现。
学风即是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又是进行人才培养的手段。大学生在校建立良好
的学习风气非常重要,为规范学生的学习目的,树立正确学习目标,养成良好学
习习惯,以及学生做人做事提供精神指导和实践途径。
2.雷锋精神在学风教育中作用
雷锋精神的内涵体现为多个方面,在学生思想教育、学风教育、励志教育等
高校学生教育中均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新时期的大学生在政治理想、道德品质、
健全人格等方而迫切需要榜样的引导和教育。因此,当前迫切需要针对大学生存
在的思想问题,以雷锋精神进行正确引导,使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将雷锋精神的
时代内涵与大学生学风建设有机结合。雷锋精神所包含的对专业的刻苦钻研精神
是大学生学风建设中的重要体现,对学术有研究精神,才能在专业领域有所积累
和发挥。雷锋精神中的刻苦钻研是中国特色主义社会道路建设者和接班人所应具
备的基本素养,引导大学生学会刻苦钻研精神对于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提升大
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雷锋精神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社会文化趋于多元的多变时
代也需要与时俱进,在各个方面展现新的时代内涵。
二、当代大学生学风问题产生原因分析
国内外研究表明,在高等教育普及化影响下,高校学生整体素质有所下降。
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之下,经济效益被放在第一位,急功近利的快速发展,使商
业人士、政府高官、体育娱乐明星成为焦点人物。而越来越少的知识分子被世人
所敬仰,造成有些学生不能形成正确的的人生观及价值观。现从社会层面、制度
层面、管理层面针对学风问题产生原因进行分析。
1.社会层面
当代大学生的年龄层多为90后,出生在这个时代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受到
大量的网络信息所影响,对待事物的认知易受社会各个层面干扰,出现过早的社
会化现象。如果按照传统的教育方法引导学生,只会适得其反。目前,社会上的
一些成功人士及模范人物由于所处时代特性,并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却因为在
社会上的磨练而有所成就。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同时
也使其产生疑惑,纠结于是在学校认真学习专业文化知识,还是较早进入社会打
拼。有很多大学生在大学期问并不是将学习作为自己的第一职责,而是将更多的
精力放在了自身物质利益的获取上,这在大学生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方面留下了
很深的烙印。影响着高校学生学习氛围。
同时,家庭教育观念也影响着大学生学习风气的养成。传统式的教育理念已
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进步。父母包办式教育理念还没有完全撤离,还存在的由父
母代劳子女填报高考志愿的现象,造成部分学生对自身专业缺乏足够兴趣,因此
也失去了学习动力,这也是造成学生出现学风散漫的原因之一。
2.制度层面
教育制度的设置对于学生学习氛围养成具有重要影响。多年来,应试教育留
下的后续问题并没有得到合理解决。进入大学之后,由于学习模式的较大改变,
导致大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缺乏自律性。在高校大学生中存
在的迟到、旷课、沉迷于网络的现象比比皆是。在大学相对宽松、自由式的学习
环境中,学生会产生理想的真空状态、缺乏主动学习意识。有些学生渴望努力学
习,但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