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压低温等离子体沉积多孔硅基纳米颗粒薄膜的过程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常压低温等离子体沉积多孔硅基纳米颗粒薄膜的过程研究的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题目:常压低温等离子体沉积多孔硅基纳米颗粒薄膜的过程研究
研究背景和意义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纳米材料的研究成为热门领域。而多孔硅基纳米颗粒薄膜因其广泛的应用前景受到了广泛关注。多孔硅基纳米颗粒薄膜具有良好的光电性能、特殊的光学传感、催化作用等特性,可用于太阳能电池、传感器、催化剂等领域。因此,研究制备多孔硅基纳米颗粒薄膜的过程,对于开发高性能的光电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而等离子体沉积技术是一种高效、快速、环保、可控的纳米材料制备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制备纳米结构的超薄膜、涂层等领域。常压低温等离子体沉积技术具有低温、无污染、快速沉积、制备线性控制等优势,是一种适用于制备多孔硅基纳米颗粒薄膜的技术。
因此,本文将通过常压低温等离子体沉积技术制备多孔硅基纳米颗粒薄膜,并对其制备过程进行详细的研究和分析,为开发高性能光电材料提供参考。
研究内容和主要步骤
1.多孔硅基纳米颗粒薄膜的制备
采用常压低温等离子体沉积技术制备多孔硅基纳米颗粒薄膜,该技术采用氧化硅等气体在低压等离子体放电条件下分解生成的原子、离子、自由基所致的物理、化学反应来制备硅基纳米颗粒。
2.多孔硅基纳米颗粒薄膜的表征与分析
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等仪器对制备的多孔硅基纳米颗粒薄膜的表面形貌、成分和结构进行表征与分析,得到薄膜的物理和光学特性。
3.影响多孔硅基纳米颗粒薄膜制备过程的因素研究
研究制备多孔硅基纳米颗粒薄膜过程中的压力、时间、功率、沉积速率等因素对薄膜形貌和光学性质的影响,并找到最佳的制备条件,提高多孔硅基纳米颗粒薄膜的性能。
预期成果
通过常压低温等离子体沉积技术制备多孔硅基纳米颗粒薄膜,并通过对其制备过程的详细研究与分析,获取多孔硅基纳米颗粒薄膜的表面形貌、成分和结构等相关特性,并探究其制备过程中的关键因素,提高多孔硅基纳米颗粒薄膜的性能和制备效率,为开发高性能的光电材料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索梅·巴希里、亚历山大·迈克莫、胡笳瑞等. 常压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具有渐变能隙结构的二氧化硅薄膜[J]. 纳米技术, 2020, 40(4): 277-281.
[2] Curry. R J, Jian X G. Photonic crystals and metamaterials for optical sensing in the biological and chemical domains[M]. Amsterdam: Elsevier, 2014.
[3] Ali A, Malik R. Plasmachemical synthesis of silicon-based nanoparticle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a review[J].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2016, 51(3): 1081-1096.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