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五章曲线运动2平抛运动4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
PAGE
1-
平抛运动(4)
教材
第五章曲线运动其次节平抛运动
教材分析
《平抛物体的运动》作为《曲线运动》一章的重点,是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曲线运动,是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学问的第一次实际应用,是对运动合成与分解的巩固、深化、应用,是曲线运动的最典型实例,是理解和把握其它曲线运动的基础,在以后学习中常常用到,比如:用功能观点、动量观点解决问题,甚至带电粒子的类平抛运动,都用到本节学问。本节学问是历年高考的必考题型,教学中属于较高层次要求,要求理解把握两个分运动及规律并娴熟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学情分析
1.生活阅历:全体学生对平抛运动有肯定的生疏,较多的学生能自己举诞生活中的例子。2.学问基础:矢量的合成——平行四边形定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直线运动的规律。利用这些基础,多数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能建构出平抛运动的规律。
3.探究力量:学生具有初步的探究的意识和力量。有分析自由落体运动频闪照片的基础。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通过实际例子,学生能得出平抛运动的概念;
2.通过演示试验和探究分析,学生理解平抛运动可以看作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
3.通过规律的应用,学生把握平抛运动的分解方法,并能用平抛运动规律解答相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小试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观看演示试验,培育学生观看、分析力量。学生归纳出平抛运动的特点;
3.通过分析“平抛物体的闪光照片”和“平抛运动录像片”,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成功;
4.通过分解平抛运动,学生体验物理学中“化曲为直、化繁为简“的思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平抛运动的实例分析和学生试验,学生体验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加学习物理的动力。
2.通过对试验的分析和探究,学生体验科学争论的过程,体验争论的喜悦。
3.在分析争论的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沟通,体验合作的成功。
重点
难点
重点
平抛运动的概念和规律,以及规律的应用。
难点
对平抛运动的两个分运动的理解。
设计思想
1.依据学生已有学问和阅历,建立平抛运动的情景。以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探究。
2.通过复习匀速直线运动和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结合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学问,学生建构平抛运动的规律。而学生构建探究平抛的规律,要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
3.通过多手段教学,比照试验、媒体等,呈现多信息,吸引学生投入课堂。
4.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正面、乐观的评价,让学生体会到成功感,激发学生潜能。
教具与
媒体
演示试验:底部带孔的可乐瓶、平抛匀速仪、平抛竖落仪。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策略及说明
一【情境导入】
1.创设情境:树枝上的一只松鼠看到一个猎人的枪口水平对准它,为了逃脱马上来临的厄运,它想让自己落到地面上逃走。但是就在它自由下落的瞬间子弹恰好射出枪口,问松鼠能逃脱厄运吗?
猜想
创设物理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入课题:子弹出枪口时,速度的方向是水平的,就是说子弹的运动和将物体以肯定的速度水平扔出是一样的。那么子弹能不能沿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呢?明显是不能的。可以看到在运动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向下偏转,是曲线运动。这就是我们今日要争论的运动平抛物体的运动。
领悟。
明确本节课题,板书:平抛运动
二【建立概念】
(一)
什
么
是
平
抛
运
动
1.出示图片:飞机扔下的炸弹、
瀑布的水流、飞跃黄河的汽车、水平射出的箭、水平抛出的蓝球、水平抛出的垒球
学生回忆学问
认真观看。
在原有的学问的基础上,使学习发生正向迁移,形成新的学问链。
板书:定义:
条件:
2.提出问题::(1)从速度的角度分析这些运动有什么共同特点?(2)从受力的角度分析这些运动有什么共同特点?
观看图片,通过对比物体运动特点,查找共同点和规律。
三【探寻方法】
(二)
平
抛
运
动
的
分
解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策略及说明
1.提出问题:平抛运动的轨迹是什么样的呢?
认真观看水流演示试验。
抓住学生的古怪心,让学生观看并画出平抛运动的轨迹。
2.争论方法:化曲为直
提出猜想: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哪几个直线运动?
结合生活中的体验认真思考并回答
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3.演示试验一:让两个小球从两个斜面同时滑下?
频闪照片演示:
小组争论;然后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现象:
结论:
小组争论和沟通,活跃学生的思维,熬炼了语言表达力量,使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勇于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
4.演示试验二: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后,A、B两球同时开头运动。
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