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电路欧姆定律.docx
《全电路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设计者 故城县职业高级中学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节选自全国中等职业学校规划教材《电工技术基础》(刘志平编《电工基础》§
1-7电路和欧姆定律),是电路基础知识欧姆定律的讲解、应用及电路中能量转化和守恒等知识的一个综合应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掌握全电路欧姆定律的公式,理解各物理量及公式的物理意义。
②熟练运用来全电路欧姆定律分析、解决有关的电路问题。
③理解路端电压与外电阻的关系
④理解断路与短路两种特殊情况及特点
⑤理解全电路中的能量转化及守恒
2、能力目标
①通过全电路欧姆定律的推导,培养学生用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对数据的分析能力
③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掌握路端电压与外电阻的关系,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④通过综合运用部分电路和全电路的欧姆定律分析、计算电路,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的能力
3、情感目标
①通过外电阻改变引起电流、电压的变化,使学生树立普遍联系和系统的观点
②通过对闭合电路的分析与计算,使学生深入理解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③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体会到一种既能分析局部又能统观全局的美好的心灵体验
三、教学重点
①全电路欧姆定律的内容
②路端电压与外电阻变化的关系
③全电路欧姆定律应用四、教学难点
①全电路欧姆定律的推导
②应用全电路欧姆定律分析电路中能量转化和守恒
③应用全电路欧姆定律分析短路、断路特点五、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采用视频播放、课件展示、演示实验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六、教学设计
采用多媒体及演示实验的教学方法,既能充分激发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还能实现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完美结合,也避免了理论分析法偏重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不足的缺陷,有利于在教学中更好地实施实践教育。
七、教学器材
演示实验器材(示教电压表 1号干电池3节 滑动变阻器 开关 导线若干),自制Flash动画,多媒体教室,投影仪等
八、教学过程
(一) 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提问:电动势的物理意义?定义式?
答:电动势存在于电源内部,是衡量电源力做功本领的物理量,其定义式:E?W
q
提问:电压的物理意义?定义式?
答:电压存在于电源的内、外部,是衡量电场力做功本领的物理量,其定义式:
+U
+U-
→
I
U ? AB
AB q
提问: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答:部分电路中的电流I与电阻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与电阻R成反比,用公式表示:I?U
R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电路的各个组成部分的特点和规律,今天我们要把这些知识综合起来,学习整个电路的基本性质和规律
设计意图:通过电动势、电压概念的复习,加深学生对电动势、电压概念及其区别的理解,为本节全电路欧姆定律的推导打下基础;在复习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的基础上引入本节—全电路欧姆定律,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的思维转入:什么是全电路?全电路的欧姆定律是怎样的?
设计意图:通过电动势、电压概念的复习,加深学生对电动势、电压概念及其区别的理解,为本节全电路欧姆定律的推导打下基础;在复习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的基础上引入本节—全电路欧姆定律,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的思维转入:什么是全电路?全电路的欧姆定律是怎样的?
(二) 新课教学
IE
I
E
R
r
S
全电路:一个由电源和负载组成的闭合电路内电路:电源内部的电路
外电路:电源外部的电路R:负载电阻r:电源内阻
1、全电路欧姆定律的推导:
提问:我们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审视一下全电路,看看能量是如何转化的?学生思考?
师:转化过程中,总的能量是守恒的,电源把多少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就会有多少电能再转化为内、外电阻上的内能,即转化成的电能=消耗的电能,
我们知道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所以有W =W
源
学生思考?:
+W ,如何进一步推导?
内 外
师:由W
=Eq, W
源
=U q, W
内 内
=U q,
外 外
即Eq=U
q+U
内
q, 又可得E=U +U
外 内
该式的含义是什么呢?
外
生:在闭合电路里,电源的电动势等于内、外电压之和
师:我们由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得U =Ir,U =IR,即E=Ir+IR,
内 外
可得 I?
E
R?r
这就是全电路的欧姆定律,如何表述它的内容?
生:闭合电路中的电流与电源电动势成正比,与电路的总电阻成反比。
师:它揭示出闭合电路中电流是由电源和外电路共同决定的,由公式可知,当外电路电阻R变化时,会引起电路中的电流的变化,进而引起内、外压降等的变
化,外电路电压U
通常又叫路端电压或端电压,它是电源提供给外电路电压。
外
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