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经济生活考点汇总.doc

发布:2018-06-27约1.66万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经济生活考点汇总 (自动保存的) PAGE \* MERGEFORMAT 1 PAGE \* MERGEFORMAT 114第一二单元复习必备(背)知识点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一、货币的本质 识记1、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1)使用价值概念: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2)商品的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3)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理解)①任何商品都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但二者不可兼得。生产者是为了实现商品的价值,让渡使用价值。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让渡商品的价值。②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启示:商品生产者要重视产品质量。③ 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一定有使用价值,就一定是商品。2、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3、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二、货币的基本职能 1、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1)价值尺度职能◆只是观念上的货币,不需要现实货币。(2)流通手段:◆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要注意流通手段与商品流通的区别。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流通手段强调的是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商品流通强调的是商品如何交换。2、货币的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三、纸币 识记1、纸币的含义:它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2、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 商品的价格总额(即待售商品的数量×价格水平)/ 货币流通速度(这表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而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3、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1)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能任意发行任何数量的纸币。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数量为限度。(2)通货膨胀指的是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表现:纸币贬值、购买力降低、物价上涨、经济过热。(3)通货紧缩是一种与通货膨胀相反的经济现象,表现为物价全面、持续的下跌的经济现象。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四、信用卡、支票和外汇 识记(一)信用工具:1、结算的方式:(1)现金结算 (2)转账结算。2、经济往来结算中经常使用的工具:(1)信用卡:优点: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银行信用卡是指商业银行对信贷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2)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支票主要分为转帐支票和现金支票两种。(二) 外汇和汇率:(重点)1、外汇: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2、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判断汇率升高和跌落的标准:如果用100单位外汇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汇的汇率升高,外币升值,人民币汇率下降,人民币贬值;反之,亦然。3、汇率变化对经济的影响:(即:货币升值和贬值的利弊分析)(1)本币升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少,影响有: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 有利于对外投资,不利于吸引外资; 有利于本国居民出国旅游消费,不利于外国来华旅游; 有利于偿还外债,有利于提升我国的国际性形象; 不利于国内企业的生产,增加就业压力;外汇储备贬值。(2)本币贬值,则反之4、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含义及意义: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对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五、影响价格的因素 (一)供求影响价格1.供求影响价格 气候、时间、地域、生产 ,甚至 宗教信仰、习俗 等因素对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 供求关系 (直接因素)来实现的2.供求如何影响价格①供不应求,价格升高,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 ②供过于求,价格 降低,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二)价值决定价格1.价格和价值的关系价格由价值决定,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2.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1)价值量的决定因素:只能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 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 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刺激商品生产者努力缩短生产商品的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商品生产者的意义:刺激商品生产者努力缩短生产商品的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 处于有利地位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 处于不利地位3.劳动生产率及其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注意:六个量之间的关系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反比不变正比反比不变正比商品价值总量(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商品的数量)商品价值总量(单位商品的价值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