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质量管理工具应用.ppt
;持续质量改善的措施;;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八个环节;;质量改善常用工具;成立CQI小组;怎样寻找质量改善的契机?;资料来源:质量汇报(一、二、三级质控)、不良事件、意外事件、近似错误、护理质量指标等
重点关注:高风险、高频率、高影响面的问题;找出问题点的方向
?按照医院目的管理的方向
?减少成本或提高效率和品质需求
?从作业的成果或反省中发现
?多种调查中发现;1、有困难的事
2、不顺利的事
3、领导提醒的事
4、被其他单位批评的事
5、有差异的事
6、有困扰的事
7、不理解的事
8、被埋怨的事
9、比其他单位差的事
10、危险的事;;发现问题;例:
减少液体外渗发生率
减少高危导管可留置时间内的意外拔管率
减少髋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生率;专题整改各科室标题内容.xls;查检表;例:ICUBSI指标识录及分析;注意:至少提前1周告知组员,不可批评指责,互相补充,准备黑板、小纸条或投影仪,作好记录及总结;计划阶段;将现行工作内容充足掌握(流程图)
到现场对现物做现实观测(查检表)
归纳出本次主题的特性(柏拉图);例:减少病区静脉液体过期率;;;查检表——集数据;整顿数据的原则
发生问题要采用对策前,必须有数据作为根据
对于数据使用目的要清晰理解
当数据搜集完毕后,要立虽然用
数据的整顿和应用,改善前、后所具有的条件要一致
数据不可造假,否则问题永远无法处理
应用数据的重点
搜集对的可用的数据
防止个人主观的判断
掌握事实的真相;管理工具应用基础---数据;为辨别所搜集数据中多种不一样的特性特性对成果产生的影响,以个别特性加以分类记录,是一种解析问题的思绪
分层的目的在于把杂乱无章的数据加以整顿,使之能确切地反应数据所代表的客观事实
分层的原则是使同一层次内的数据波动幅度尽量小,而层于层之间的差异尽量大
要点
确定分层的类别和调查的对象;
设计搜集资料的表格;
搜集和记录资料;
整顿数据并绘制对应图表;
比较分析和最终的推论;;层别法;层别法;例:院内压疮;例:院内压疮;开口器;;开口器;真因验证查检表;真因验证数据汇总表;注;全体圈员就每一项评价项目???5、3、1分评分,圈员共8人,总分120分。依80/20法则,96分以上为实行对策,共选出4个对策,根据对策的共性合并为3个对策。;1、定义:用于分析和掌握资料的分布状况,以便推断特性总体分布状态的一种记录措施。
2、直方图使用目的
测知制程能力;
调查与否混入两个以上不一样群体;
测知分派中心或平均值;
测知分散范围或差异;
与规格比较计算不良率;
测知有无假数据;
订定规格界线.;3、直方图制作措施:
搜集样本(50组以上);
决定组数;
计算全距(范围);
计算组界;
计算组距中心点;
作次数分布表;
计算平均值;
计算原则偏差.;怎样根据图案的分布状态判断:
如图中显示中间高,两边低,有集中的趋势,表达规格.重量等计量值
的有关特性都处在安全的状态之下,制品工程状况良好.如下图所示:;20
15
10
5;双峰型直方图;1、定义:控制图是用于分析和控制过程质量的一种措施。
2、绘制:控制图是一种带有控制界线的反应过程质量的记录图形,图的纵轴代表产品质量特性值(或由质量特性值获得的某种记录量);横轴代表准时间次序(自左至右)抽取的各个样本号;图内有中心线(记为CL)、上控制界线(记为UCL)和下控制界线(记为LCL)三条线。;“D”阶段:实行阶段;“C”阶段:检查阶段;“A”阶段:处理阶段;PDCA;;质量来自讲究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