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影像诊断_培训课件.ppt

发布:2016-11-27约4.77千字共6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结核球X线表现: 肺内干酪样病变被纤维组织包绕而形成,圆形 或椭圆形,少分叶,大小多为2~4cm,肺上野多见, 轮廓光滑,密度均匀或不均匀,近心侧可有小空洞, 可出现钙化,外有卫星病灶。 慢纤空型结核 广泛肺组织坏死、 肺组织纤维化、沿支 气管播散。 (四)胸膜炎型(Ⅳ型) 结核性胸膜炎可与 肺部结核灶同时出现, 多表现为胸腔积液。 七、肺肿瘤 良性:少见; 恶性:98%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肺癌起源于支气管上皮、腺体或细支气管及肺 泡上皮。 临床表现 部分患者无症状,例行体检发现。 呼吸道症状:咯血、刺激性咳嗽、胸痛。间断 性痰中带血。阻塞性或压迫性症状。转移性症状。 其他症状,如上腔静脉阻塞综合症,喉返神经和膈 神经麻痹,Horner综合症(肺尖癌),杵状指和肺 性肥大性骨关节病(鳞癌多见)等。 病理分类: 鳞癌:最常见,占40%,多发生于大支气管, 生长慢,转移晚,中心易坏死。 腺癌:占30%,女性多见,多发生于外周小支 气管,转移早,细支气管肺泡癌为其一亚型。 小细胞癌:占20%,多发生于较大支气管,恶 性率最高,生长快,转移早,发病年龄轻。 复合癌:同一肿瘤内有两种类型的癌细胞。 大细胞未分化癌:多发生于外围,转移早。 影像学分型 中心型:发生于肺段以上支气管的肺癌 外围型:发生于肺段以下支气管的肺癌 细支气管肺泡癌:发生于细支气管或肺泡上 皮的肺癌。 生长方式 中心型肺癌有三种生长方式 管内型 管壁型 管外型 外围型肺癌:易在肺内形成肿块 细支气管肺泡癌:初期形成孤立性结节状,晚 期形成粟粒状或斑片状癌灶。 影像学表现 1、X线表现 (1)中心型肺癌 间接征象(胸部平片显示) a.阻塞性肺气肿 b.阻塞性肺炎 c.阻塞性肺不张 直接征象: 肺门肿块,可伴偏心空洞 a.支气管内息肉样充盈缺损。 b.支气管壁不规则增厚,管腔不规则狭窄。 c.支气管腔呈鼠尾状或锥状狭窄 d.支气管截断现象,断端平直呈杯口状。 右上叶支气管肺癌,肺门肿块和肺不张形成横行“S”状下缘 右上叶支气管肺癌,肺门肿块和肺不张形成横行“S”状下缘 2、CT表现 (1)中心型肺癌 a.支气管壁增厚 b.支气管腔狭窄 c.肺门肿块:可同时伴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 d.侵犯纵隔结构:瘤体与纵隔结构之间的脂肪界 面消失,同时可使纵隔内结构受压移位 e.纵隔淋巴结转移: 纵隔淋巴结直径15mm, 肺门淋巴结大于10mm,提示有转移 右下中心型肺癌 肺癌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转移 (2)外围型肺癌 早期肺癌:直径2cm以内的结节影 肿块呈圆形或椭圆形,有分叶、脐样切迹、细 短毛刺或边缘平滑 肿块密度多较均匀,部分瘤体坏死,形成偏心 厚壁空洞(鳞癌),或者病灶内见小低密度透光 区,称小泡征(多见肺泡癌和腺癌) 极少见肿瘤内钙化 继发改变:病变边缘模糊或斑片阴影,为较小支气管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 邻近胸膜受侵:局部胸膜增厚、凹陷,后者称尾征或兔耳征。 胸膜转移:胸腔不等量积液 胸壁侵犯:胸壁软组织肿块伴肋骨破坏。 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 图片 外周型肺癌 外周型肺癌 外周型肺癌 分 叶 状 密 度 不 均 外周型肺癌 毛 刺 征 2、外围型肺癌CT表现 HRCT能清晰显示肿块边缘、形态、瘤周、内部结构及密度变化; a.早期:直径3cm时,肿块内可见空泡征,含气支气管征,边缘有分叶、毛刺及胸膜凹陷征; b.直径3cm,肿块边缘分叶,有或无毛刺,密度均匀,增强时中等强化,CT值增加20Hu; c.较大肿块,中心坏死形成偏心性厚壁空洞. (3)细支气管肺泡癌 早期:孤立性结节状或肺炎样浸润影,内有含 气的支气管或小透明区。 晚期:弥漫性病变,大小不等,边缘不清。 (二)肺转移性肿瘤 转移途径 血行转移 淋巴转移 直 接蔓延 【临床与病理】 原发瘤症状 肺部症状 几乎全身各部位的恶性肿瘤都可以通过血行或淋巴转移到肺部。其中最常发生肺转移的原发肿瘤是绒癌。其次,黑色瘤、睾丸肿瘤、骨肉瘤、肾癌、乳腺癌和甲状腺腺瘤。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影像诊断 一、气管、支气管异物 常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