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幼儿园课程论形成性考核作业2.doc

发布:2018-03-02约2.42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江苏开放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 学前教育专业(本科) 《幼儿园课程论》补修课程形成性考核 (20年月) 幼儿园课程论形成性考核作业2 (第2章)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就价值定位而言,目标模式是基于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思想;在方法论上,目标模式依据的是行为主义心理学。 2. 泰勒认为,在课程编制中,编制者必须回答四个问题,它们是: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3、幼儿园课程内容存在着三种不同的价值取向,课程内容即教材 、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 4、在幼儿园课程评价中,最为常见的取向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二、选择题(每题均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多选、漏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被称为“行为目标之父”的是( B )。 A.博比特 B.泰勒 C.惠勒 D.斯坦豪斯 2.在课程目标的不同价值取向中,( B )反对把人作为物而把课程目标技术化的倾向,并把课程看作是一种动态生成的师生互动过程。 A.行为目标 B.生成性目标 C.表现性目标 D.预设性目标 3.下列关于课程编制的过程模式的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 D ) A.过程模式把课程设计看成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B.过程模式绝对反对课程目标的存在。 C.过程模式是由布鲁纳提出的。 D.依据过程模式,课程设计的逻辑起点是内容的选择而非目标的预设。 4.( C )不规定儿童在完成学习活动后应该获得的行为,而是指向每一个儿童在教育情境的种种“际遇”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 A.行为目标 B.生成性目标 C.表现性目标 D.预设性目标 5.知识是儿童自己“学”会的,而不是教师“教”会的,这反映了( C )的价值取向。 A.课程内容即教材 B.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 C.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 D.课程内容是教学计划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目标模式:是以对社会有实用价值的目标作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核心,并在此基础上选择、组织和评价学习经验的课程编制模式。 2.生成性目标:是在教育过程中生成的课程目标。生成性目标取向追求的是“实践理性”,强调在儿童、教师和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产生课程的目标。 3.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逻辑顺序指的是根据学科本身的系统及其内在的联系组织课程内容;心理顺序指的是以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 4.形成性评价:是一种过程评价旨在通过对课程发展过程中所获得的材料的分析和判断,调整和改进课程方案,使正在形成中的课程更为完善。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简述行为目标的运用价值和局限。 (1)运用价值:行为目标使目标的表述具有精确性、具体性、可操作性,提高了对教育活动的影响力,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行为目标的精确和具体还便于教育评价的进行。(2)局限:一些高级心理素质,如情感、态度等, 很难用具体化的、外显的行为目标来反映;具体、精细的行为目标对儿童的整体发展不利。 2.简述课程内容的不同取向对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的影响作用。 (1)课程内容即教材的取向,将课程内容看作是向儿童传递的知识和技能,那么在选择幼儿园课程内容时必然会注重内容的基础性和系统性。(2)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的取向,强调儿童主动参与各种活动。(3)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的取向,会充分顾及儿童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使课程内容能够通过儿童与环境之间的有意义的交互作用而被儿童同化。 3. 泰勒提出的课程内容组织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1)连续性原则,是指课程内容如何直线式地陈述;(2)顺序性原则,是指课程的后继内容如何既以前面内容为基础,又为以后的内容打下基础;(3)整合性原则,是指各种课程内容之间的横向联系。 4.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1)对课程方案本身的评价, 考察和评定幼儿园课程所持有的基本理念及课程要素与理念的相一致性。(2)对课程实施过程的评价,主要是考察和评定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诸多动态因素。(3)对课程效果的评价。课程效果,有的是显性的,有的是隐性的;有的是长效的,有的是短效的;有的是预期的,有的是非预期的。 五、论述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1.分析目标模式的特点及对幼儿园课程编制的影响。 (1)特点:目标模式强调应根据预期的行为确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学习过程;目标模式以行为目标引领课程设计与教学。评价课程与教学的成效;目标模式把课程目标作进一步的分解和细化,形成目标体系,以便课程实施;目标模式将教育简化为科学的活动,忽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