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幼儿园课程与活动设计形成性考核册作业.docx

发布:2025-03-16约3.94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作业要求

本次形成性考核册作业旨在考查学生对幼儿园课程与活动设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学生需要完成以下任务:

1.课程方案设计:根据给定的主题,设计一份完整的幼儿园课程方案,包括课程目标、内容、实施方法、评价方式等。

2.活动案例分析:选取一个幼儿园实际开展的活动案例,进行详细分析,包括活动目标、内容、组织过程、效果评价等,并提出改进建议。

3.教学反思: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撰写一篇教学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二、课程方案设计

(一)主题选择

本次课程方案设计的主题为春天来了。

(二)课程目标

1.认知目标

-引导幼儿观察春天的自然现象,了解春天的季节特征。

-帮助幼儿认识春天里常见的动植物,知道它们的名称和特点。

2.情感目标

-激发幼儿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观察、探索活动,体验发现的乐趣。

3.技能目标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如绘画、手工制作等。

(三)课程内容

1.春天的自然现象

-观察春天的天气变化,如阳光、雨水、风等。

-了解春天植物的生长变化,如发芽、开花等。

-观察春天动物的活动,如小鸟筑巢、蜜蜂采蜜等。

2.春天的动植物

-认识春天里常见的花卉,如桃花、杏花、油菜花等,了解它们的颜色、形状和气味。

-认识春天里常见的树木,如柳树、杨树、梧桐树等,观察它们的树干、树枝和树叶。

-认识春天里常见的动物,如蝴蝶、蜻蜓、青蛙等,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

3.春天的节日

-介绍清明节的由来和习俗,引导幼儿了解传统文化。

-开展与春天相关的手工制作活动,如制作风筝、彩蛋等,庆祝春天的到来。

(四)实施方法

1.观察法:组织幼儿到户外观察春天的自然现象和动植物,引导幼儿用眼睛看、耳朵听、鼻子闻、嘴巴尝等多种感官去感知春天。

2.讲解法:通过图片、故事、儿歌等形式,向幼儿讲解春天的季节特征、动植物知识和节日文化,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

3.操作法:提供各种材料,如绘画工具、手工材料等,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表达自己对春天的认识和感受。

4.游戏法:设计与春天相关的游戏,如春天的舞会找春天等,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春天的乐趣,巩固所学知识。

(五)评价方式

1.观察评价: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观察幼儿的表现,如参与度、观察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作品评价:对幼儿的绘画、手工制作等作品进行评价,从作品的创意、技能、色彩等方面进行分析,肯定幼儿的优点,提出改进建议。

3.自我评价:引导幼儿进行自我评价,让幼儿说说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培养幼儿的自我反思能力。

三、活动案例分析

(一)活动主题

春天的花朵绘画活动

(二)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春天花朵的形态和颜色,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幼儿的绘画技能。

3.让幼儿在绘画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三)活动内容

1.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观察春天的花朵,引导幼儿用眼睛仔细观察花朵的形状、颜色、花瓣数量等特征。

2.回到教室后,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进一步向幼儿展示春天花朵的美丽,帮助幼儿丰富绘画素材。

3.教师示范绘画花朵的步骤和方法,如先画花瓣,再画花蕊,最后画花茎和叶子等。

4.幼儿自由选择绘画工具,进行绘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大胆创作。

5.绘画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请幼儿介绍自己画的花朵。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肯定幼儿的优点,提出改进建议。

(四)活动组织过程

1.导入部分

-教师播放一段春天花朵盛开的视频,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这些花朵漂亮吗?想不想把它们画下来?引导幼儿进入活动主题。

2.观察与讨论部分

-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花园,让幼儿近距离观察春天的花朵。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花朵的形状、颜色、花瓣数量等特征,并与幼儿进行讨论。

-回到教室后,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进一步向幼儿展示春天花朵的美丽,帮助幼儿丰富绘画素材。

3.示范与讲解部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