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9年级物理(第十八章 电功率)第4节 焦耳定律(人教版 学习、上课课件).pptx

发布:2023-10-07约4.3千字共4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十八章电功率 第4节焦耳定律 电流的热效应 焦耳定律 电热的利用和防止 逐点 导讲练 课堂 小结 作业 提升 1.电流的热效应 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成内能的现象。 2.探究电热的影响因素 (1)实验方法:转换法、控制变量法。 感悟新知 知 1 一 讲 实验详解 ●转换法:通过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的变化反映密闭 空气温度的变化,从而反映电阻产生热量的多少。 ●控制变量法: 实验一是通过串联保证电流相同; 实验二中,左边容器内电阻中电流是右边容器内 电阻中电流的2倍,探究电热与电流的关系。 (2)实验方案设计 实验一:如图1甲所示, 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 的多少与导体电阻的关系。 实验二:如图1乙所示, 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 的多少与电流的关系。 甲 图 1 乙 实验一结论 在电流相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 下,阻值越大的电阻产生的热量越多。 实验二结论——在电阻相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 下,通过的电流越大的电阻产生的热量越多。 在两次实验过程中,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 U 形管 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增大,表明在电流大小、电阻大小相 同时,通电时间越长,电阻产生的热量越多。 感悟新知 (3)实验结论 知 1 一 讲 感悟新知 知 1 一 讲 特别提醒 实验中用电阻丝对空气加热可以缩短实验时间, 并会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实验中应使两容器密闭 且封闭等量的空气,不能漏气。 例1 [中考 ·广东]用如图2所示的 装置做“探究电流相同时, 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 大小的关系”的实验。(甲、 乙是完全相同的密闭容器, 闭合开关前, A、B 两U 形管 内液面相平) 知1一练 52 甲 空气 空气 图 2 A B (1)由于电流产生的热量不易直接测量,因此在实验中是通 过观察U形管中液面的 高度变化来显示甲、乙容器内空 气温度的变化,这里采用的探究方法是 转换法。 (2)通过对比观察, 乙 (填“甲”或“乙”)容器中导体 产生的热量较多。由此可知,在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时, 电阻越 大 ,导体产生的热量越多。 感悟新知 解 题 秘 方 :对 比 图 文 信 息 , 读 图 也 能 得 出 答 案 。 知1一练 解析: 通过情景观察可以发现,两电阻丝串联,即 保证电流相等,探究电热与电阻的关系,再观察U 形管液面高度的变化情况,哪一侧液面高度变化大, 哪一侧容器中电阻丝在相同时间产生的热量多。 技巧点拨: 在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时, 要保证电流大小和通电时间相同。其中,保持电流 大小相同的方法是将两个电阻串联。 1-1.如图3所示,两个密闭容器中接入电热丝R₁ 、R₂ , 右 边容器上方接入电热丝R₃ , 在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 观察两个U 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 图 3 本实验是根据 气体(填“气体”或“液体”)的热胀 冷缩来反映电流产生的热量多少,已知R₁=102, R₃=692, 为了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则 R₂=. 10 Q。若将R₃ 和R₂ 并联接入右边密闭容器中, 则可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 电阻 的关系。 1. 内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 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公式 Q=IRt 物理 量及 单位 电流I A 电阻R Ω 通电时间t S 热量Q J 2.焦耳定律公式及各物理量单位 (1)公式的意义:公式反映的是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 的规律,定量地揭示了电能转化为内能的规律。 (2)适用范围:公式是由实验总结出来的,只要是电流所产 生的热量,都可以利用这一公式进行计算。 3.在纯电阻电路中,电热与电阻的关系 多用于定性比较 (1)在只有R₁ 和R₂ 的串联电路中,电热 两用电器相同时 与电阻成正比,即Q₁ :Q₂=R₁ :R₂ ; 间产生的热量。 (2)在只有R₁ 和R₂ 的并联电路中,通电时间相同时,电热 与电阻成反比,即Q₁ :Q₂=R₂ :R₁。 电功和电热的计算公式分别为W=UIt、Q=PRt, 均适用于所有电路。 在纯电阻电路中,由于电能全部转化为电热,所 以W=Q。 在非纯电阻电路中,电能只有一部分转化为电热, 即WQ。 拓展延伸 电功(或消耗的电能)与电热间的关系: 例2 [中考 ·新疆]如图4所示的电路中, R₁=2Ω,R₂=4Ω, 闭合开关S 后, 电流表的示数为0.5A。 求: 图 4 感悟新知 知 2 一 练 (1)电路的总电阻; 解题秘方:本题用到串联电路电阻的规律、欧姆定 律公式和焦耳定律公式。 (1)串联电路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