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收入及分配》主题单元设计.doc

发布:2016-04-19约5.56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收入与分配》主题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 收入与分配 作者姓名 所属单位 菏泽一中 联系地址 山东省菏泽第一中学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Sjh681224@163.com 邮政编码 274000 学科领域 (在内打 √ 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中一年级 所需时间 4课时(每周 2 课时,共 4 课时) 主题单元概述 (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第二单元分析了投资与创业,解决了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下“谁来生产”的问题,与此衔接,本单元进入收入与分配的学习,主要介绍我国的分配制度,重在解决“为谁生产”的问题,将视线由财富创造引向财富分配,帮助学生了解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财富是如何分配的。本单元从社会产品分配的角度对社会经济过程进行分析,从知识的角度看,能使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有一个完整的理解和把握。?从学生学习角度看,有利于综合探究活动,提高学习效率。本单元分三个专题:专题一是个人收入分配,理解我国个人收入的分配制度和分配方式;专题二是国家收入分配,主要内容是财政与税收;,所以专题三是研究性学习“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财富的分配必须处理好国家、企业、个人三者的关系,兼顾效率与公平。 本单元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并通过社会调查和课堂辩论,深化认识。让学生了解我国收入分配的知识,为学生积极参与经济生活注入新的活力。 主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我国的分配制度和分配方式,理解我国为什么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知道财政收入的来源与财政支出的范围,掌握财政的作用及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3、理解税收的本质及基本特征,懂得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4、理解我国为什么注重收入分配的公平及如何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问题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2、通过开展收集、制作相关学习资料的活动,体验信息技术手段在学习中的应用; 3、通过对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研究,初步体验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确认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优越性,拥护党的方针政策。 2、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树立效率意识,培养公平精神。 3、感受我国国家财政的性质、功能和使用原则,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4、牢固树立纳税光荣的信念,并自觉遵守税法,依法诚信纳税,以主人翁的态度监督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同偷税、欠税、骗税和抗税等违反税法的行为作斗争 对应课标 1.阐释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解析“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2.评议一个由政府财政承担的工程项目,说明政府的财政支出对大众生活、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3.分析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等重要税种;知道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巨大的国民财富如何分配? 2、财富分配中如何处理好国家、企业、个人三者的关系? 3、初次分配与再分配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专题划分 专题一:个人收入的分配 ( 1课时) 专题二: 国家收入的分配 ( 2 课时) 专题三:研究性学习: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1课时) 专题一 个人收入的分配 所需课时 1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主要从个人收入分配的角度,帮助学生理解我国的分配制度,了解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的基本方式,正确认识和理解按劳分配这个基本原则,深入把握按劳分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意义和作用。 本专题的逻辑结构是:由生产与分配的关系、基本经济制度引出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由收入分配制度引出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按劳分配的含义──然后引出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实行按劳分配的积极意义──由按劳分配在当前所占的主体地位引出多种分配方式──由多种分配方式引出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本专题学习目标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