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3章 微生物学(周德庆)真核生物.ppt

发布:2018-10-09约6.85千字共7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 真核微生物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酵母菌(yeast) 第三节 霉菌(Molds) (一)细胞壁 低等真菌:纤维素 酵母菌:葡聚糖 陆生真菌:几丁质 第二节 酵母菌(yeast) 单细胞真菌的总称。 特点: 一、形态与大小 1.个体形态 单细胞,不能运动,圆形、椭圆形、柠檬形、卵圆形、腊肠形以及菌丝状。 大小根据不同的种差别很大:1-5×5-10um 酵母形态 假丝酵母菌(Candida albican) 2. 群体形态 固体培养: 菌落与细胞菌落相似,但较大,圆形,表面湿润,有光泽,表面粘稠,与培养基结合不紧密,易挑起,只有在培养时间长的时候,表面干燥,有皱折。 二、酵母菌的细胞结构 (四)其它构造 三、繁殖方式 2) 节孢子-- --地霉属(Geotricum)) 酵母菌在培养初期菌体为完整的多细胞丝状,在培养后期从菌丝内横隔处断裂,形成短柱状或筒状,或两端钝圆的细胞,称为节孢子。 3)厚垣孢子-- 白假丝酵母(Candida albicans) 在菌丝中间或顶端发生局部细胞质浓缩和细胞壁加厚,最后形成一些厚壁休眠体,称为厚垣孢子。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 四、酵母菌的生活史 酵母菌生活史的三种类型: 第三节 霉菌(Molds) 指菌丝体发达,不产生大型肉质子实体结构的真菌。 一切丝状真菌的通称 。 1)无隔菌丝: 菌丝无横隔,为单细胞,多核,菌丝有分枝。 例:根霉、毛霉。 2)有隔菌丝: 菌丝有横隔,为多细胞(多数),单核或多核。 例:青霉、曲霉。 (二) 细胞结构 少数低等水生霉菌细胞壁中含有纤维素 多数霉菌细胞壁由几丁质组成。 二、霉菌的群体形态 1.固体培养: 菌落形态较大,质地一般比放线菌疏松,外观干燥,不透明,呈现或紧或松的蛛网状、绒毛状或棉絮状;菌落与培养基的连接紧密,不易挑取,菌落正反面的颜色和边缘与中心的颜色常不一致。 群体形态 四大类微生物的细胞形态和菌落特征的比较 分生孢子 1. 卵孢子 2. 接合孢子 4. 担孢子 根霉属(Rhizopus) 根霉 根霉的用途 高产淀粉水解酶 应用:为糖化菌(淀粉水解) 用根霉和酵母菌混合作为酒曲。 还用于生产乳酸、延胡羧酸、丁烯二酸等物质。 毛霉属(Mucor) 毛霉的用途 曲霉属(Aspergillus) 曲霉的用途 黄曲霉群(A. flavus Group) 黄曲霉毒素 黑曲霉群 (A. niger Group) 青霉属(Penicillium) 生物工程产品柠檬酸 生物工程产品乳酸 生物工程产品酶制剂 作业与思考题 1. 名词解释: 真核微生物、芽殖、菌丝体、假菌丝 2. 比较原核微生物与真核微生物的主要区别。 3. 简述酵母菌的生活史。 4 . 简述霉菌的繁殖方式。 5 . 列表比较四大类微生物菌落和细胞形态特征。 菌落呈棉絮状,白色 无隔菌丝 无性繁殖产生孢囊孢子,有性繁殖产生接合孢子 无匍匐菌丝与假根 孢囊梗单生 对甾族化合物具转化作用 ? ? ? 甾族 生产有机酸 生产酶制剂 生产腐乳、豆豉 菌丝有隔膜 有足细胞和顶囊 无性繁殖产生分生孢子,有性繁殖产生子囊孢子。 是做酱、酿酒、制醋的主要菌种 有机酸、酶制剂 生产糖化饲料 食用色素 菌落黄绿色 小梗一般双层或单层 分生孢子头球形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最高限量为 30微克/公斤 1974年印度西部发生一急性黄曲霉毒素中毒事件。居民吃了发霉(黄曲霉菌感染)的玉米后,有397人发生急性中毒肝炎,死亡106人。还有成批的狗发生腹水和黄疸,多在2~3周内死亡。 已知100余种霉菌毒素中毒性最大的毒物之一,能引起人畜中毒及诱发肝癌 菌落黑色 小梗一般双层或单层 分生孢子头球形 属于半知菌亚门 菌丝有隔膜 无足细胞和顶囊 形成独特的帚状枝 可将青霉分为: 单轮青霉组 对称二轮青霉组 不对称青霉组 多轮青霉组 青霉素发明者、英国科学家弗莱明爵士 澳大利亚病理学家霍华德.弗罗里因进行青霉素化学制剂的研究,而与弗莱明1945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人类治疗细菌性感染的第一个武器—青霉素 蛋白酶 淀粉酶 4、有性繁殖 酵母菌以形成子囊和子囊孢子的方式进行有性繁殖 1)两个性别不同的单倍体细胞靠近,相互接触; 2)接触处细胞壁消失,质配; 3)核配,形成二倍体核的接合子: A、营养充足时,以二倍体方式进行营养细胞生长繁殖,独立生活; B、营养贫乏时,进行减数分裂,形成4个或8个子囊孢子,而原有的营养细胞就成为子囊。子囊孢子萌发形成单倍体营养细胞。 1. 营养体以单倍体/双倍体两种形式存在 2. 营养体只以单倍体形式存在 3. 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