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家畜病原学诊断技术》课程说课.ppt

发布:2017-05-18约4.5千字共4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五、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手段 教学效果: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增强,这是他们的作品! 学生分离的自来水内的细菌 学生拍摄的自己分离出的病原菌 五、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手段 网络教学—精品课网站及课程博客 五、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手段 考核方法多元化 两个结合:结果和过程考核相结合,知识和技能考核相结合 重点评价学生在病原诊断方面应具有的职业能力,根据学生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的质量给出评价,综合期末理论知识考试评定成绩。 六、现有的教学条件 师资队伍情况——基本情况 共8名教师,含两名外聘行业专家。其中教授1名,副高级职称5名,硕士研究生3名。 学历结构:硕士6人,占75%;本科2人,占25% 职称结构: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5人,初级职称1人 年龄结构:40岁以上2人,30-40岁之间的5人,30岁以下1人,平均年龄37岁 双师结构:8名教师均具有双师资格 六、现有的教学条件 师资队伍情况——教学与科研并重 课题:主持省级科研课题3项,主持和参与市级课题7项,与企业合作推广科研课题2项。 科研论文:40篇以上。 教改课题:课程组成员共主持或参研教改课题3项。 教改论文:撰写教改论文8篇。 著作:教材与专业科普书籍16部。 六、现有的教学条件 师资队伍情况——服务行业一线 教师培训养殖技术人员 教师深入养殖企业技术指导 教师为香河正大解决实际难题 在肉鸡大棚指导学生学习 六、现有的教学条件 注重青年教师培养 师资队伍情况——注重青年教师培养 六、现有的教学条件 校内实训条件 实训室3个 实训基地5个 校外实训条件 兽医检测中心1个 预防兽医学实训室 六、现有的教学条件 《家畜病原诊断学技术》90%的实训在此进行 酶标仪 结合临床病例用酶标仪测定禽流感抗体 预防兽医学实训室 细菌分离时污染严重,目前,病原分离鉴定实验室基本满足无菌操作的要求 病原分离与鉴定实验室 六、现有的教学条件 显微镜实训室能基本满足一个标准教学班 每人一台生物教学显微镜 显微镜实训室 六、现有的教学条件 校内实训基地对师生开放 六、现有的教学条件 病例剖检及病料采取 细菌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结果指导用药 六、现有的教学条件 建设中的兽医检测中心 将为病原诊断技术的传授与应用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 七、教学特色 课程有以下特色: 围绕行业特点,优化教学内容 围绕学习能力,创新教学方法 围绕技能培养,加强实训设计 围绕能力评价,构建评价体系 《家畜病原学诊断技术》课程说课 《家畜病原学诊断技术》课程说课 一、课程定位与目标 二、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三、学生基础和智能特点分析 四、课程内容的选取和教学组织安排 五、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手段 六、现有的教学条件 七、教学特色 一、课程定位与目标 1. 课程简介 2.课程的性质以及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3.本课程适合的专业岗位群 4.课程培养目标 一、课程定位与目标 1. 课程简介 《家畜病原学诊断技术》为畜牧兽医专业“4+1+1”教学模式改革后,校企合作开发的新课程。 家畜病原学诊断技术 动物微生物 (含免疫) 家畜寄生虫 (压缩版) 家畜传染病 (总论) 一、课程定位与目标 2. 课程的性质以及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畜牧化学 家畜解剖生理 家畜病原学诊断技术 桥梁课程 兽药临床应用 家畜病理学诊断技术 养猪与猪病防治 养禽与禽病防治 牛羊生产与疾病防治 宠物护理与疾病防治 核心课程 一、课程定位与目标 2. 课程的性质以及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的三大特点: 理论性强:后续课程不可缺少的基础 技术性强:必须掌握的技能项目较多 应用性强:是畜牧生产行业中疫病防治的主要技术支撑 一、课程定位与目标 3.本课程培养的职业技能及适合的专业岗位群 兽医化验员 动物疫病防治员 动物疫病检疫检验员 畜禽生产 兽医技术服务 基层兽医诊断室 一、课程定位与目标 4.课程培养目标 (1)知识目标 各种病原生物学特性、致病性 掌握细菌、病毒、真菌及寄生虫的实验室诊断技术 掌握病原微生物所引起疾病的免疫防治 了解免疫学基础知识,掌握免疫学知识在行业的应用 掌握畜禽传染性疾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简言之:病原的特点?引起什么疾病? 如何预防? 一、课程定位与目标 4.课程培养目标 (2)技能目标——操作技能 掌握微生物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 掌握细菌分离、鉴定、药敏试验等技术 掌握病毒的鸡胚接种技术 掌握皮肤真菌的检测技术 掌握动物免疫接种技术、动物免疫力检测技术、免疫血清分离技术 掌握寄生虫的鉴别、虫卵检查技术 即:如何分离到各种病原?如何鉴定?如何做免疫?如何检测其抗体(水平)? 一、课程定位与目标 4.课程培养目标 技能目标——心智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