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案例分析.ppt.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
湖南华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湖南省人民政府1997年11月批准成立的特大型企业集团公司,由湖南省冶金企业集团公司所属的湘潭钢铁公司、涟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衡阳钢管厂合并改组而成。注册资本200000万元。集团公司集中了湖南省冶金行业绝大部分优质资产,拥有一批代表九十年代领先工艺的技术装备。主要产品线材、无缝钢管和中小型材在国内外市场有较强的竞争力,是原冶金部定点的线材、金属制品和优质建筑用材生产基地,也是目前中南地区最大的无缝钢管生产基地。公司资产总额94.6亿元,净资产48.4亿元,具备年产钢270万吨和年产成品钢材226万吨的综合生产能力,年销售收入达48亿元。 公司2010年前三季度亏损金额将超过14亿元,令人震惊。
二、内部控制的缺陷
1、设计缺陷(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不够完善、企业缺乏专业的内部控制设计人员)
2、内部控制执行缺陷(内部控制熟悉不足、评价与监督机制不健全、风险意识淡薄、内部控制审核机制不健全)
企业内部控制治理对策
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强化风险防范机制
三、如何了解公司整体层面内部控制
首先,要了解和评价被审计单位控制环境
其次,要了解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的风险评估过程
再次,要了解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的信息系统与沟通
最后,要了解和评价被审计单位对控制的监督
四、案例分析
一、该公司的内部环境缺陷。
首先,华凌钢铁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一是股东大会失效,失去了对董事会的有效控制;二是董事会未发挥应有作用;三是监事会形同虚设;四是独立董事难以发挥作用。
其次,华凌钢铁风险意识淡漠。华凌钢铁在运转过程中,忽视了风险控制、弱化了风险管理,风险评估存在不足、风险意识薄弱。
再次
再次,华凌钢铁轻视内部控制的企业文化。在华凌钢铁,管理层过于重视生产经营、技术开发,却轻视了内部管理和内部控制,缺乏一个重视内部控制的企业文化。
最后,华凌钢铁组织机构不合理,审计、财务控制失效。华凌钢铁内部审计人员一般只向经理层负责,因此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也就大打折扣了。
二、华凌钢铁内控实施缺陷
企业在风险评估中存在的缺陷。对于钢铁行业来说,最重要的风险点无疑就是原材料的采购成本。钢铁企业在与供应商之间的长期协作过程中存在着风险,华凌钢铁却没能很好地评估和应对风险。另外,华凌在筹资决策控制方面做得也不是很到位。企业在控制活动中存在的缺陷。重大风险的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的失灵,是华凌存在的另一个重大问题。
企业在信息沟通中存在的缺陷。华凌钢铁股份内部控制信息传递不及时,上市后大股东经历过变更,董事高管层的变动也较频繁,新董事和高管对以前的情况不了解,造成信息披露不及时。公司虽然制定了重大事件的报告、传递、审核、披露程序,但在具体落实中存在不到位的情况。
企业在内部监督中存在的缺陷。华凌钢铁股份虽然设置了内部审计部门,但是内部审计部门的日常监督不足,没有对内部控制及其他有关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审计监督。到目前为止,公司的审计师还尚未出具过整体的内部控制《管理建议书》,这些说明华凌钢铁股份缺乏内部监督。
五、对华凌钢铁内控的建议
1、 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使权力有所制衡。一是改进“三权”制衡的体系,明确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以及监事会的权力;二是切实保障两权分离。我国法律应该严格限制董事会与经理层的重合,并且应将重合的比例限制在一定的比例之内,同时也应该加强董事会的建设;三是加强董事会在内部控制体系中的作用。
2、 建立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把员工的短期行为长期化。股票期权制度在理论上讲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华凌钢铁需要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和需要设计出的合理的期权额度和行权价格才能具体实施细节。
3、 加强内部审计的作用,同时转化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能。首先就是要提高内部审计的地位,同时也要把审计工作的一些主要职能从查错防弊转换成对公司的管理做出合理的分析评价并提出一些有效的改进建议。
加重制造虚假会计信息上市公司的处罚力度。企业应当增加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一个成本,国家应加大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处罚力度,使得注册会计师能够更为谨慎地执业,并保持执业的规范性和独立性。
谢谢观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