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土壤地理学(第三次作业).doc

发布:2017-03-24约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土壤地理学(第三次作业) ——肖梁 2012210192 一、名词解释 1、灰土:(P128)指具有灰化淀积层,并且在寒温带低温潮湿气候和针叶林植被下发育的强酸性、底层有铁铝淀积的土壤土层中可溶性物质,如碳酸钙、碳酸镁、及其它更易溶解之物质,为渗漏水所溶解并随之流失至下层,部分此类土层也有自整个土壤剖面中淋溶而流失之土壤指具有中度富铁化作用,矿质土表至125厘米范围内的低活性富铁层,但是无铁铝层的土壤相当于土壤发生学分类中的燥红土、黄壤、粘淀红壤、红色石灰土植被为常绿阔叶林或常绿针叶林土壤形成过程中,因矿物中度风化盐基淋失脱硅,导致氧化铁相当富集,呈现铁质特性和低活性粘粒特征是湿润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具有富铝化、富铁铝化和富铁化作用的土壤总称是在热带和亚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土体中的铝硅酸盐矿物受到强烈分解,盐基不断淋失,而氧化铁、铝在土壤中残留和聚集所形成的土壤,其中氧化铝生 7、钙积土:(164)指碳酸钙在土壤剖面中明显累积的土壤。 二、简答题 ) ■盐化过程与化过程的区别: ■改良盐渍土 兴修水利,开沟排水,修建台田、条田,降低地下水位,发展并灌并排,引淡水灌溉, 并配合农业基础措施,整平土地,增施有机肥,种植水稻等。 2、土壤广域性分布规律有哪些?并举例说明。(P250) ■土壤广域性分布规律是三维)存在的,包括:土壤的水平分布规律分布规律经度地带性分布规律)的垂直分布规律。 的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因太阳辐射从赤道向极地递减,气候、生物成土因子也按纬度方向有规律的变化,导致地带性土壤相应呈大致平行于纬线的带状变化的特性。 ◆沿海型:我国东部从北而南依次是:灰土(灰化土)——淋溶土(暗棕壤—棕壤 —黄棕壤)——富铝土(红、黄壤—砖红壤性红壤) ◆内陆型:欧亚大陆内部由北而南依次是:弱淋溶土(灰色森林土)——湿成土(黑 土)——钙积土(黑钙土—栗钙土—棕钙土—灰钙土)——荒漠土。 ②土壤的经度地带性分布规律(主导)因海分布的势态,以及由此产生的大气环流造成的不同的地理位置所受海洋影响的程度不同使水分生物等因素有规律的变化呈大致平行于经线的带状变化的特征。 ③土壤的垂直分布规律:指随山体海拔高度的,热量递减,降水则在一定高度内递增并超出该高程后降低,引起植被等成因素随高度发生有的变化土壤类型相应出现垂直分带和有规律的更替的特性。 ) ) :指具有农、林、牧业生产性能的土壤类型的总称,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最基本、最广泛、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属于地球上陆地生态系统的分。 具有一定生产力具有可更新性和可培育,空间存在形式具有地域分异规律。 的 ①耕地逐年减少,人地矛盾突出 ②土壤侵蚀严重,危害巨大 ③土壤资源退化,; 盐碱化、沙化加剧; 受污染日益严重,农田生态恶化) : 丰富、类型多样 ②山地面积多,平原面积少 ③耕地面积少、分布不均衡 ④后备耕地资源有限; ⑤人均耕地不足; ■问题: 质量下 ②水土流失加剧; ④土地次生盐渍化面积较大。次生盐渍化是不合理灌溉形成的; ⑤次生潜育化水稻土面积在扩大。水稻土次生潜育化纯属人为造成的稻田质量退化,它是稻田提高单产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 ⑥土地污染与破坏末得到有效控制。土壤污染日益严重,农田生态恶化,工业 “三废”排放; ⑦土地利用尚不充分,生产力和利用率均较低,浪费现象严重。 第 1 页 共 2 页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