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地理学.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土壤形成因素分析1、土壤发生学: 研究土壤形成因素-土壤发生过程-土壤类型及其性质三者之间的关系的学说。2、土壤地理学:土壤地理学是以土壤及其与地理环境系统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它是研究土壤的发生发育、土壤分类及时空分异规律,进而为调控、改造和利用土壤资源提供科学依据的学科,是自然地理学与土壤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也是一门综合性和生产性很强的学科。3、道库恰耶夫五大自然成土因素:气候-climate生物-organisms地形-relief母质-parent时间-timeS=f (cl、o、r、p、t….)4、西比尔采夫 三个土纲1)显域土纲(Zonal soil) 地带性土壤2)隐域土纲(Introzonal soil) 隐地带性土壤3)泛域土纲(Azonal soil) 泛地带性土壤5、气候因素在成土过程中的作用1)气候影响有机质积累和分解(过度湿润和长期冰冻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干旱和高温有利于有机质的矿化)2)气候影响岩石矿物风化强度(热带风化强度比寒带高10倍,比温带约高3倍)3)气候影响粘土矿物的形成4)物质迁移随水分和热量的增加而增加5)气候影响土壤分布规律6、岩石的原始矿物的风化演化系列:即从脱钾、脱盐基和脱硅三个阶段性系列,形成伊利石(脱K)、蒙脱石(缓慢脱盐)、高岭石(迅速脱盐)和三水铝石(脱硅)等,这些阶段性与其风化的环境条件——即气候条件有关。7、生物成土因素是如何影响土壤形成发育的(动物、植物、微生物)1)绿色植物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绿色植物是土壤有机质的初始生产者。?*有限养分无限使用??*补充淋失损失,养分富集??*选择吸收使养分组成质量提高??*固氮2)动物在成土过程中的作用:生活在土壤中的动物,通过其生命活动、机械扰动,参加了土壤与动物之间,以及土壤中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转化过程,相当深刻地影响土壤的形成与发育。*养分转化*挖掘? 混和? 土壤组成性质变化*动物遗体增加土壤有机质3)微生物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微生物是分解者、还原者。种类繁多,数量极大,对土壤的形成,肥力的演变起着重大的作用。*分解*合成*固氮*转化硅、铁、磷、钾细菌8、母质:形成土壤的岩石风化物经外力搬运堆形成的残积物、?坡积物、?洪积物、冲积物、湖积物、海积物、冰水沉积物、风积物等。母质的类型:9、地形因素对土壤形成的作用主要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1)一方面是使物质在地表进行在分配;2)另一方面是使土壤及母质在接受光、热条件方面发生差异,以及接受降水或潜水在土体的重新分配方面的差异。10、绝对年龄:指该土壤在当地新鲜风化层或新母质上开始发育时算起迄今所经历的时间。相对年龄:指土壤的发育程度,一般用剖面分异程度加以确定,无具体年份。11、人为活动对土壤形成演变的影响*加速演化??????? 自然土壤--耕作土壤*改变方向??????? 荒漠土壤--绿洲土壤*改变肥力??????? 褐土---(土娄)土*消除障碍层????粘盘层? 流沙层? 铁盘层? 白土层12、土壤形成过程、基本成土过程:土壤形成过程:在土壤形成因素综合影响下,形成土壤肥力特征和剖面形态的持续过程,也是物质和能量的转化过程。基本成土过程:*有机物与无机物以固体、液体或气体的形式加到土壤中;*这些物质从土壤中丧失;*在土壤内部有机物或无机物的迁移;*在土壤内部有机物或无机物的转化。1)淋溶与淀积淋溶与淀积作用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定义:土壤剖面中物质以溶液的形式从一处迁移到另一处的运动。2)淋洗过程定义:土壤中的盐分被淋洗出土体,而淋溶是指土壤中的物质从土体的上部被移到下部,并没有被淋洗出土体。淋洗是许多土壤中胶体迁移的先决条件,因为只有那些作为胶体絮凝剂的盐分被淋洗掉,胶体才可能被分散迁移。3)富集:一般是指整个的土壤由于处在景观中的低洼部位,而从周围获得物质。4)机械淋洗(lessivage)过程 机械淋洗指细粘粒(<0.0002mm)和较少数量的粘粒(<0.002mm)及细粉砂以悬浮态向下淋溶到土体中的裂隙和其他空隙中,并在脱水的情况下在这些空隙壁上淀积下来,机械淋洗产生的土壤特征是:(1)A层中或淋溶层中粘粒的输出或减少;(2)B层或淀积层中粘粒含量相对于A层或C层富集;(3)B层相对于A层来说,细粘粒占总粘粒的比例增高;(4)在B层的土壤结构体面上或孔隙壁上可见到粘粒胶膜,或用偏光显微镜观察时可见光性定向排列粘粒。5)表面侵蚀(erosion)和表面累积(cumulization)过程 表面侵蚀:是指由于雨滴的撞击,径流水搬运而引起的表层土壤侵蚀。风力也是造成表土侵蚀的一种常见因素。表面累积:与表面侵蚀正好相反,是用来表述由于流水或风等作用,使物质在土壤表面累积的一个术语,如黄土被流水搬运到山麓低地处沉积即是如此。严格说来,表面侵蚀与表面累积这对过程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