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人民版必修三).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1)新三民主义是革命的纲领,是奋斗的目标,蕴含着三大政策的精神。 (2)三大政策是实现新三民主义革命纲领的方法、途径和手段。 (新三民主义是否等于三大政策?) 新三民主义的实质是在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比较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异同。 若干基本原则一致、反帝反封建 异: (1)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中有八小时工作制、彻底实现人民权利和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而新三民主义仍然是以政治内容为主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在实现民生主义方面仅限于实行平均地权、节制资本等措施。 (2)在民主革命阶段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还有一个社会主义革命阶段;而新三民主义不包括这些内容。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差异? 同: 4.评价: ①中国共产党称之为“革命的三民主义”和“新民主主义的三民主义”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大革命时期的旗帜,推动国民大革命发展。 ②标志着孙中山实现了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是孙中山在开拓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道路上迈出的崭新一步。 新三民主义在理论上、纲领上仍然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 (2)局限性 ③体现了孙中山与时俱进的风格。 (1)进步性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背景 三民主义的提出 提出 评价 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原因 标志 内容与发展 评价 内容 1.孙中山在1906年说:“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 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 寻仇之理。……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 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那政治革命的结 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 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这表明当时孙中山( ) ①正确揭示了近代中国的民族问题 ②明确反对当时流行的种族复仇思想 ③认为推翻清朝反动统治具有双重意义 ④坚持以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观点指导革命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C 2.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纲领,其核心内容 是( )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建立民国 D.平均地权 3.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最重要的原因是( ) A.中国的君主制度已被推翻 B.中国已经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不断加剧 D.孙中山对中国革命有了新的认识 C D C 4.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 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该防患于未然,因此他提出了 (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粹主义 5.毛泽东指出:“新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新三民主义就是三大政策 B.新三民主义是反帝反封建纲领 C.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相辅相成 D.新三民主义具有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 C 带着我的祝福上路,就算前方看不清楚,旅途上你也不会太无助;带着我的祝福上路,走过千山万水,心中长久保留。 * * * 专题四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 思想理论成果 第一课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春愁难谴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北上联军八国众,把我江山又赠送。白鬼西来做警钟,汉人惊破奴才梦。 诗中描绘的中国是一个怎样的中国? 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产物 1.背景: (1)政治上: 西方列强的侵略不断加深 (以华制华的政策) 清政府的统治日益腐败(成 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要求反帝 要求推翻清朝统治 一、孙中山首倡三民主义 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运动等救亡图存方案均未能使中国摆脱危机 推动作用 (2)经济上: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 资产阶级力量开始壮大,要求建立民主政治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但是力量不强,具有软弱性。 (3)主观上: 孙中山丰富的革命实践和对欧美革命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1905年8月20日,第一个全国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正式成立,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这是孙中山书写的同盟会政纲条幅。 2.提出:1905年,提出同盟会纲领,后阐发为三民主义 补充和发展 前提 地位 民生主义 (社会革命) 民权主义 (政治革命) 民族主义 (民族革命) 主要内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