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会考复习提纲.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政治生活》会考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1.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做主。
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对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新型民主 (1)广泛性:权力广泛;主体广泛。
(2)真实性:制度、法律、物质的保障,尊重人权(生存权、发展权)。
4.民主和专政的关系: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5.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性:①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我国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已被写入我国宪法。
②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③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
6.公民的政治权利: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②监督权;③政治自由。
7.公民的政治义务: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②遵守宪法和法律;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④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8.参与政治生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①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②坚持权力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③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10.公民的政治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11.不同的选举方式: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
不同选举方式的制约因素: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
12.民主决策的方式:①社情民意反映制度;②专家咨询制度;③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④社会听证制度。
民主决策的意义:①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②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③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④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13.民主管理-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
14.民主监督权利渠道:①信访举报制度;②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③舆论监督制度;④监督听证会;⑤民主评议会;⑥网上评议政府。
民主监督权利要求:必须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勇于使用、依法行使,采取合法方式,不干扰公务活动。
15.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区别:是否遵循法律、规则、程序(也是判断有序与无序的准绳);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是否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第二单元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1.政府的职能:①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②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③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④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2.政府的性质: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
3.政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
4.政府的工作原则:对人民负责。它要求:①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②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③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5.政府帮助的途径:①开设热线电话;②设立信访部门;③推行电子政务;④依法建立行政裁决、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
6.依法行政具体要求: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
依法行政基本要求:加强立法工作;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7.依法行政的意义:政府依法行政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公职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权威;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8.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性质,宗旨,原则)
①权力是把双刃剑,为防止权力的滥用,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②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
③政府只有接受监督,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和防止工作失误;才能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才能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作出正确的决策;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人民,,从而建立起一个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9.监督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
监督体系 外部监督: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社会与公民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
内部监督:上级政府,监察部门,法制部门,审计部门。
10.政府的权威:政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过程中形成的得到人民认同的威望和公信力。
有无权威的区别: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是否被人民自觉地认可。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人民代表大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我国的权力机关)
2.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3.人大常委会:人大的常设机构,在人大闭会期间代替人大行使部分职权。
4.人大代表权利:审议各项议案,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