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遗传学的计算关系及解题技巧.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中遗传学的计算关系及解题技巧
273100 山东省曲阜市第一中学 韦新连 姚 飞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有关遗传的问 成的子链。所以只有两个子代DNA分 例4:在亲本为 AaBbXAaBB的后
题既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又是高考的 子中含有带有 Ⅳ各一条初始 DNA分 代中表现型为 aB和基因型为 aaBb的
热点。只要掌握了一定的计算关系和 子母链 ,不含”Ⅳ的子代噬菌体数 目应 比例各为多少?
恰当的技巧方法就可以轻松地解决此 为 16-2=14个。 【解析】AaXAa子代中隐性性状a
类问题。下面简要总结如下: 答案 :B 的比例为 1/4,aa的比例为 1/4;BBX
1 有关遗传物质基础的计算 1.3从 DNA分子控制蛋 白质生物 Bb子代中显性性状 B的比例为 1,Bb
1.1 从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推 出的 合成得出的计算关系: 的比例为1/2。因此AaBbXAaBB子代
计算关系: @DNA(基因)上的碱基:mRNA上 的表现型为 aB的比例为 1/4,基 因型
@DNA分子中非互补碱基之和比 的碱基:氨基酸=6:3:1 为aaBb的比例为 1/8。
为1,即A+C/T+G=A+G/T+C=1 ②蛋白质分子中存在的关系:肽键 2.4 已知子代的表现型及 比例,
②DNA分子 中非互补碱基和为 数 =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数一肽 求亲本 的基 因型:
SO%,即A+G=A+C=T+G=T+C 链数 对多对相对性状逐对进行分析,若
= 50% 2 有关遗传规律的计算 性状分离 比为3:1,则双亲均为杂合。
③DNA分子中一条链 的A+C/T 多对性状的遗传,由于每对相对性 若比为 1:1,双亲之一为杂合,另一必
+G=K,则另一条链 的A+C/T+G: 状的遗传仍遵循基因的分离规律,因此 为隐性纯合。
1/K 可以根据一对等位基因交配的方式来 3 有关遗传系谱问题
@DNA分子中一条链 的A+T/G 推测多对等位基因的传递。故解此问 这类问题符合遗传规律,但解题有
+C=K,则另一条链的A+T/G+C= 题时 ,应先熟知一对等位基因不同类型 其基本步骤:第一步判断某一性状的显
K 亲本交配方式及其后代的基因型、表现 隐性;第二步判断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还
1.2 从 DNA分子复制推导出的 型及 比例。 是在性染色体上;第三确定基因型,计
计算关系:如DNA分子复制几次后 : 2.1 已知生物体的基因型 ,求产 算遗传几率。
①新的DNA分子数为2个 生配子的种类和 比例 : 3.1 判断某一性状的显隐性
②含亲代母链的DNA分子数为2 某个体产生配子的类型数等于各 基本方法:①杂交 :一对相对性状
个 对基因单独形成配子种类数的乘积,或 的两个个体杂交,只显现出的某一性状
③不含亲代母链的DNA分子数为 者等于 (n为等位基因的对数)。 为显性性状。② 自交 :表现型相同的两
2 一2小
例 2: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cc, 个个体杂交 ,若代出现性状分离,新显
④已知某全部 Ⅳ原子被 Ⅳ标记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