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生物统计学讲稿第1-4章 .doc

发布:2015-08-17约1.19万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生物统计学讲稿 绪论 第一节 生物统计学的性质和作用 一、什么是生物统计学 1、定义: 生物统计学就是运用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生物界数量现象的科学方法。 它是一门应用统计方法或数学逻辑来搜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生物界数量现象的科学方法。是统计学和生物科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 工具:显微镜、电子显微镜、 2、生物统计学的特点、属性: 详细讲解生物统计学的归纳性和概率性。 要求个体间的度量值而不是个体间的分类,要求的是数据而不是修饰词 二、为什么要学习生物统计学 1.“生物统计学”能为我们提供数据整理分析的方法 2.“生物统计学”能为我们提供由样本推断总体的方法 3.“生物统计学”能为我们分析变异因素提供一系列决策和方法 4.“生物统计学”可以帮助我们分析现象之间的关系 5.“生物统计学”对实验设计也有指导作用 第二节 学习生物统计学的预备知识 一、总体和样本 (一)总体 具有共同性质的个体所构成的集团 无限总体 有限总体 (二)样本 由总体中随机抽取的若干个体所构成的集团 样本容量(n) 大样本(n?30),小样本(n ≤30 ),随机样本 二、变数和变量 1.变数:定义及表示方法, X、Y…… 2.变量:定义及表示方法,x1、x2、x3、 …… 观察值的概念 三、参数和统计量 1.参数:特征数,如平均数?、标准差? 2.统计量:标准差s、平均数 四、误差、偏差和错误 误差=观察值-真值 偏差=观察值-平均观察值 误差和偏差统称为“随机误差”,简称“机误” 五、准确度和精确度 准确度:观察值与真值之间的符合程度。 精确度:重复观察值之间彼此相符合的程度。 复习思考题 1.什么叫总体?什么叫样本?如何使抽取的样本具有代表性? 2.精确度的概念及作用? 3.错误和误差是一回事吗?如何克服试验中发生错误? 4.生物统计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第一章 数据整理 第一节 频数分布 一、试验资料的性质 (一)、数量性状的资料 1.连续型数据(度量数据) 2.离散型数据(间断、不连续数据) (二)、质量性状的资料 能观察而不能量测的性状,如花色、有芒无芒 1.应用统计次数的方法 2.给予每类性状以相当的数量 二、频数表和频数图的绘制 (一)离散型数据资料的整理 (二)连续型数据种资料的整理 1.求极差 R=maxx - minx 2、确定组数和组距 3、选定组限、组界和组中点值 4、归组,统计各组的频数和频率 (三)属性性状资料的整理 (四)、频数(率)分布图 1、直方图(用于连续型数据) 2、多边形图 3、条形图(二维和三维) 4、累积频数图 (五)、研究频数分布的意义 1、根据频数分布,可以看出数据的集中情况,常用平均数表示全部数据的集中点。 2、根据频数分布,可以看出数据的变异情况,一般以变异数反映数据的离中趋势和变异性。 3、从频数分布图可以看出曲线的形状。 (六)、频数(率)分布的不恒定性 由于抽样具有随机性,即使在同一总体中抽出的两个样本容量相同的样本,其样本的频数分布也不完全一致,有时差异还会很大,这就是频数分布的不恒定性。 因此,当用样本推断总体时,推断的结果也会有所不同;这就需要对总体的分布有所了解,在后续章节中我们会涉及相关的问题。 第二节 平均数和变异数 一、平均数 (一)、平均数的意义和种类 平均数是数量资料的代表值,表示资料中观察值的中心位置,并且可以作为资料的代表值与另一组资料相比较,借以明确二者间相差的情况。 1、算术平均数 2、中位数 Md 将资料 奇数、偶数 3、众数 Mo 资料中最常见的观察值或频数最多的一组中点值,称为众数。 4、几何平均数 G 如有n个观察值,其相乘积再开n次方所得的数值,即为几何平均数。 (二)、算术平均数的定义公式及其基本特征 1、算术平均数的定义公式 nxx?x?????x112n ??xi?nni?1n 2、算术平均数的基本特征 ? 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受每个观察值的影响。 ? 如果每个xi都相乘以相同的k,则平均数也应乘以k。 ?如果每个xi都相加上相同的A,则平均数也应加上A。 ?如果 是n1个数的平均数, 是n2个数的平均数,那 么全部 n1+n2个数的算术平均数是加权平均数, n11?n22? n1?n2 *离均差的代数和是“零”。 **离均差的平方和最小。 (三)、算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1、非频数资料(小样本) 直接按定义公式计算,平均数的单位与观察值的单位相同。 2、频数资料(大样本) I.离散型数据 II 连续型数据 二、变异数 表示数据资料离中趋势和变异程度的统计数叫变异数。 (一)、变异数的意义和种类 1、极差 R R = max X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