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有效设计及评价浅析.pdf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有效设计及评
价浅析
摘要:双减政策提出了要减少作业总量和时长的要求,在此要求下小学语文
教师有必要重新设计作业,去除冗余乏味的部分,保留精华部分,发挥作业的有
效作用。本文认为教师应当从分层性和趣味性出发设计作业,让学生从作业中收
获知识;在学生完成作业之后,教师要将学生互评、学生自评和教师评价的方式
结合起来,使作业评价发挥最大作用。
关键词:双减;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作业评价
引言:
长期以来,受制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对于成绩的看法都逐
渐趋向了极端的观点,即成绩即是一切。在此背景下,教师设计作业时往往从提
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出发,而不考虑作业设计是否契合于学生、是否能够有效提升
学生的学习能力,最终导致了作业负担越来越重,作业成效却并不见提升的后果。
基于此,教育部提出了双减的政策,要求教师们全面减少学生的作业量和作业时
长,为学生设计更加高效的作业,使学生能够从尽量精炼的作业中获得最大的收
获。本文认为在小学语文的作业设计中,教师需要从有效性出发规划作业形式与
内容,并对传统的作业评价方式做出改进,以达到有效评价、促使学生共同进步
的目的。
一、双减背景下如何设计有效的小学语文作业
(一)设计分层化的作业
21世纪是最尊重人的世纪。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意识到虽然学生
们都还非常小,但是每个学生个体却都是不同的、个性化十足的。无论是在对语
文的兴趣上、语文成绩上、性格特点上还是家庭环境上,学生们都是完全不同的,
而所有这些不同都会影响到他们对作业的态度,进而影响作业的完成度和效率。
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之前要对学生进行充分的调研,以尽量精准的方式为每个学
生都制作出对应的画像,例如学生的成绩是好是坏、学生成绩好的原因和成绩不
好的原因分别是什么等。在充分掌握不同学生学情的基础上,教师需要从两方面
对作业进行分层处理。
第一,教师需要将作业量进行分层处理。双减政策明确提出了要全面减少学
生的作业总量和作业时长的要求,因此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重新规划作业量是
势在必行的,但是在面对不同的学生时教师应当安排不同的作业量。当教学内容
比较简单容易理解和掌握时,教师就可以少布置作业甚至不布置;当教学内容比
较难以理解时,教师要从重难点出发布置针对性强的作业,切记避免作业的重复
枯燥。面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少布置作业,给学生更多的时间空间发
展自身的兴趣;面对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布置较多的作业,使其能
够完成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巩固。
第二,教师需要对作业难度进行分层处理。即便处于小学阶段,但是学生的
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已经开始显现出较大的差别,如果面向所有学生布置相同的
作业,势必会导致头部学生和尾部学生无法获取最大化的作业收获。因此教师需
要在秉持作业难度略高于学生水平的理念下为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分层作
业,以使所有人都能共同进步[1]。
例如针对《在牛肚子里旅行》这篇课文,教师可以分别设计注重于基础性、
趣味性和拓展创新性三个层次的作业:第一,摘抄文中描写青头和红头对话的句
子,体会他们之间的好朋友关系和二者的性格;第二,通过查阅关于牛胃的资料
并仔细阅读课文,描述红头的“旅行”经过;第三,让学生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动
物,模仿本篇课文写一篇冒险小故事,或者总结文章大意,编写一首轻松有趣的
儿歌。
(二)关注作业的趣味性
小学生的性格特点是最明显的,也是最好利用和满足的,由于涉世未深,小
学生往往都非常单纯,他们对于师长和家长都有比较强的依赖和信任,愿意听他
们的话,但同时小学生们又渴望有趣的事物,厌恶枯燥重复、难度高的学习,所
以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一方面利用自己在学生中的权威,一方面将趣味性和作业
融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对作业产生一定的兴趣,从而使学生能够在快乐中学习,
保证作业的完成度。例如一般来说,教师在每节课上都免不了要布置抄写作业,
从而让学生熟悉和背诵本课文中的生字词等内容,但是抄写是重复且枯燥的,于
是教师就可以将该作业变成画一画、说一说、做一做等学生喜爱的形式,使学生
主动参与到作业中[2]。在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中,教师可以设
计将课文中的句子描写转化为图画的作业,让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和自己的想
像画出一两幅关于“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图画,从而在避开死记硬背的前提下帮
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课文内容。
二、双减背景下如何对小学语文作业进行